20年的前提是, 你要懂的, 投資理財的知識與常識, 道理在於可以避開金融陷阱, 不需要太刻意, 水到渠成的投資術, 可以打敗9成以上的人, 我的投資在於年輕時, 從事金融服務, 所以懂得有錢人的投資方法, 98年開始投資買房, 看似不起眼的投資方法, 確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也是透過時間就能穩贏的投資, 我發現,只要觀念正確, 只要找到, 透過時間就能穩贏的投資, 20年完成財富自由。
百達斐麗PP wrote:20年的前提是,你要...(恕刪) 許多人房子抱不住的道理在於, 你的房子, 無法持續給你帶來正報酬, 而我為何抱的住, 原因在於我的投資標的, 可以每年持續帶來租賃收益, 對於會下蛋的金雞母, 你會如何做呢? 簡單的道理就是, 多養幾隻金雞不是嗎? 這也是我為何持續買房的原因, 為何我在2020年109年買房呢? 因為那年發生股災, 股市最低來到8523點, 你不趁此時買房, 難到是股市18000點買嗎? 看似我愛發廢文, 其實文章中, 藏有太多財富自由的密碼, 我只能說, 我的投資都是真金白銀的試煉,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這跟用嘴說的, 還是有所不同的。
本多終勝,對於要自己背學貸、出社會後只有兩萬多起薪的年輕人我是不忍苛責的。我們這些比較資深的學長出生在,成年後新北房價還在一字頭的年代。我只能說閉著眼睛射飛鏢買房都是賺到流油,家母有三套房,我們兄弟姊妹也都自己買房。現在房產價值少說是當初購入價的三到四倍,但凡是家裡有幫忙多買一兩間房的人都可以坐擁幾千萬的房產。但我不會驕傲地跟年輕人炫耀,因為這就是一個時代的優勢。現在的年輕人複製相同的做法買下一間1500萬的房子,20年後絕對不可能變成4500~6000萬的。因為我們的薪資從我年輕的時候起薪2.5W~3W過了快三十年的現在還是差不多,但房價已經漲了3、4倍。年薪60~80萬買1500萬的房只是mission difficult,但買4500萬的房就是mission impossible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鬱金香泡沫"的故事,不可能有任何商品可以永遠增值的。但提早理財確實是需要的,年輕的時候可以研究些值得投資的公司。長期投資認為有機會成長或持續獲利的公司。但如果沒有天分或真的不懂投資的朋友,也可以持續投資大盤。例如購買ETF型的股票,持續投資雖不能致富但至少可以打敗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