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周淨資產報告]

小弟即將邁入28歲,也要在明年結婚,淨資產在這周到了470萬
最近看了一間房挺喜歡的,約 1500萬,
但小弟自認為滿會投資股票的,但是對房產不熟,
身邊的同事反倒是因為買房自住,這兩三年讓資產增加兩三百萬,股票反而是沒那麼會操作

因為如果拿去投資,我就可以繼續滾,也許1、2年就可以到800萬
但如果拿去買房子,就會有個溫暖的家,所以在那邊考慮很久
房子是透天[衛浴全開窗、66坪、5.5m面寬、4間套房]

買房子就必要得拿 300萬出來 ,就剩 100來萬,然後也會背負每月比較高的房貸款
如果還沒有自住房,我會投買房子一票。

茶葉工 wrote:
小弟即將邁入28歲,也要在明年結婚,淨資產在這周到了470萬
最近看了一間房挺喜歡的,約 1500萬,
但小弟自認為滿會投資股票的,但是對房產不熟,
身邊的同事反倒是因為買房自住,這兩三年讓資產增加兩三百萬,股票反而是沒那麼會操作

因為如果拿去投資,我就可以繼續滾,也許1、2年就可以到800萬
但如果拿去買房子,就會有個溫暖的家,所以在那邊考慮很久
房子是透天[衛浴全開窗、66坪、5.5m面寬、4間套房]

買房子就必要得拿 300萬出來 ,就剩 100來萬,然後也會背負每月比較高的房貸款
優質配息ETF抱緊處理,當股市包租公。
你只要想好 未來失去股市獲利機會 和 如果房價崩盤

這些 幾百萬的損失如果一起發生了 你能接受的了就好

畢竟自住房一買 幾十年繳房貸 時間拉長概率就會增加

別以為不會跌 日本 中國 韓國 崩盤前他們國人也不認為神話會破滅
470一兩年800
再滾幾年3000再來買
茶葉工
機會不是常常有 所以並不是800過後就有辦法3000 但到時候房價又多少了呢
茶葉工 wrote:
[第50周淨資產報告...(恕刪)


如果你這有打算自住,那可以買
如果要投資,那標的請選市區,小一點也無所謂,投資房產最重要的就是區位,少子化的影響會很大~
你看日本就好,雖然之前房地產泡沫,但市區還是慢慢回去了,而郊區就直接變成荒城。
茶葉工 wrote:
[第50周淨資產報告...(恕刪)

茶葉大有自己的投資收益, 加上也有固定薪資收入. 建議買.
主要還是頭期款的問題. 這個只能硬擠出來, 若沒有家人援助的話, 會用掉一部分預計投資的錢.
雖然貸款金額每月要還,但以後可以省下房租. 自己決定就OK了.
現實問題是,沒房是不是結不了婚?或是婚後會不會被丈母娘一直唸?

就財務操作層面來說,我會建議資產滾到1千萬再來考慮買房問題,因為房子就是個消費品,奢侈品,你得到的是安穩,但失去的是滾大雪球的機會。

但就現實層面來說,我會建議先買房子,因為結婚後有錢不買房,卻拿去買股票,你承擔的外在壓力會比你現在大很多,當碰到空頭時,另一半或長輩那邊給你的碎念(當初怎樣怎樣...)可能會影響你的決策,以至於造成摩擦。

坦白說,若是能延後個幾年再結婚,比較能達到你的理財目的,不過假如另一半也認同你的理財方式那就沒問題了,一起省吃儉用好好的把資產滾大,再來考慮買房問題。
simon111chen
同意,而且考慮面面俱到!
覺得很簡單,滿會投資股票就繼續大賺股票的錢,賺不了再買房。












茶葉工 wrote:
[第50周淨資產報告...(恕刪)
茶葉工 wrote:
因為如果拿去投資,我就可以繼續滾,也許1、2年就可以到800萬


如果這個假設是對的~~~我支持你繼續投資, 雖然我不太認同可以永遠在股市高報酬
但是股市是一個高風險高報酬的地方........絕對比房市報酬來得高很多
因此回到假設, 如果你可以在"1、2年就可以到800萬", 絕對是此時繼續投資
等你感覺投資無法再如此好獲利時, 再挪部分資金去當頭期款買房就好
房子叫"不動產", 表示特性就是"不動"......或許會持續增值, 但是是緩慢持續上漲, 不是那種一二年就漲40%, 50%那種(COVID-19期間是缺工與物料成本上漲的特例, 未來短期內不太會再發生)
富人財富配置一直都是先投資高風險高報酬項目(無論是開公司做生意或是股市打滾), 等賺到一大筆後才開始挪資金買房來降低風險的
以明年要結婚的情況下,「緊急預備金 : $ 226,308」有點不夠用
建議多留一些存款,結婚前後花的錢差很多
除了自己開銷外,還要再負擔另一半開銷

再來要花的錢可能是
1. 結婚花費:辨桌、拍照、大/小訂、歸寧…等
2. 老婆花費:生活開銷、各式保養品/化妝品、節日禮物…等
3. 買房花費:裝潢、傢俱、電器、太陽能、採光罩、每月房貸…等
4. 小孩花費:月子中心、保險、尿布、奶粉、衣物…等

這些我都經歷過,所以感覺比較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