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斐麗PP wrote:神龍已經甦醒,現在就...(恕刪) 10年前台灣50:鴻海是61元:86元現在台灣50,157元鴻海要221元才等於台灣50的漲幅這還是都以低點比較,如果鴻海買300元的,像張菲、阿土伯,還沒解套……
Vincent666888 wrote:10年前台灣50:鴻...(恕刪) 對於這檔價值投資者來說,股價低於淨值時,就是入手的好機會,誰買多少?誰又賣多少?對我而言都不重要,道理不難懂,我們是有信仰的人,知道價值與價格是不同的,我只要知道自己均價是買在多少就可以,最重要的是張數如果只有一張五張十張,就算漲一倍漲兩倍,對你的人生也沒什麼幫助,至於鴻海VS台灣50結果如何?明天就會開始追蹤了~^_^
百達斐麗PP wrote:對於這檔價值投資者來...(恕刪) 對於我這種老投資人,那個電子股沒幾檔,台積電沒上市的年代。金寶、聯電、華通、鴻海、日月光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標的。在那個年代,聯電、華通、鴻海,真的都是一等一的好公司,每年配股5元、6元、8元,投資人賺到爽死了……但是後來,我再也不碰聯電跟鴻海,為何?因為這二家公司,都把賺錢的部門切出去上市,控股的母公司本身獲利自然差了。如果聯電加計原本的聯發科、聯詠、智原等那一堆公司,其實成長規模、獲利規模並不輸台積電。鴻海也是,賺錢的都切去子公司。所以,聯電、鴻海這二個母公司並沒有投資價值,反而要投資他們切出去的賺錢事業體,如:聯發科。所以,我怎麼看鴻海?漲!一定漲!可能會漲過200,甚至250,沈澱了10年的籌碼,好拉!就像3年前的聯電一樣。鴻海就是這樣走,一波到頂。但是,鴻海、聯電就是資金行情。就像前述提到的,他們最賺錢的部門都切出去了,這二家公司本身,並沒有什麼可以高度期待的成長性,股價也不可能有台積電般的倍數成長。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台積電只做14奈米以上製程,7奈米獨立一家公司台7電5奈米獨立一家公司台5電3奈米獨立一家公司台3電那台積電值多少?786元?不是吧,跟聯電一樣50元吧⋯⋯真正786元的公司應該是台3電。我就是這樣看鴻海的…..所以對於鴻海我只做短、不做長…..
Vincent666888 wrote:對於我這種老投資人,...(恕刪) 我是股市小白,我不花時間鑽研個股,這檔的基本面及產業面是A大研究的,心理面也是A大健全的,這次會是我在股市最容易,而且能賺最多的一次,(目前帳面獲利差1元4000萬)這次出場後,我就要去享受人生,不流連股市~^_^
百達斐麗PP wrote:我是股市小白,我不花時間鑽研個股,這檔的基本面及產業面是A大研究的,心理面也是A大健全的,...(恕刪) 你如果是股市小白?那你10幾間房地產,應該是房地產達人…..一個房地產達人應該知道10年前2014持有的房地產,到目前2024年,至少翻漲3倍!相形之下,房地產的漲幅比較接近台灣50的漲幅!也遠勝鴻海的漲幅!而身為房地產達人的你,對於鴻海投資10年漲幅不到2倍,不會覺得還不如乖乖投資房地產?你身為房地產達人,難道不清楚持有鴻海的漲幅,遠比你那堆房地產小很多嗎?那,A大對你的投資,真的有幫助嗎?繼續投資房地產不就至少20間以上房產?8000萬能買3間北市房產?當初的5000萬買房,現在破2億了……
Vincent666888 wrote:對於我這種老投資人,...(恕刪) 你的見解真的很專業, 我也很佩服你對股市的用心, 首先我還是要跟你說, 等你先回答我幾個問題, 我再告訴你正確答案, 你買過幾間房呢? 你賣過幾間房呢? 房市的損益為何? 你股市投資多少錢呢? 已實現損益有多少? 未實現損益有多少? 能回答嗎?
百達斐麗PP wrote:你的見解真的很專業,...(恕刪) 你買過幾間房呢?沒買過。你賣過幾間房呢?沒賣過。房市的損益為何?沒有損益,住家裡。你股市投資多少錢呢?100萬。已實現損益有多少?61元。未實現損益有多少?80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