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金控與中信金控競爭合併新光金控:各方觀點分析

王 佐銘
2024年8月29日 週四 下午12:54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新光金最近重磅消息連續噴發,中信金宣布要收購新光金,開出每股14.55元的條件;台新金和新光金也宣布要「新新併」,依換股比例折算每股11.32元。新光金小股東很直白說:「可以當老大,何必當老四?拒絕被賣還要幫公司派數錢!」紛紛加入小股東自救會為自己爭取權益。

根據新光金的年報,散戶持股逾5成3,外資持股逾1成8,想「迎娶」的台新金吳東亮持股近8%;「新光金小股東自救會」粉絲專頁發言人蔡宜蓁認為,新光金要嫁給誰,應該要尊重5成3小股東的意見,不是誰說了算!

蔡宜蓁指出,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曾說「嫁入聘金較高的夫家就一定會幸褔嗎?」但難道「嫁給聘金少的就一定幸褔?」誰要嫁、誰來娶,應該問當事人;娶親條件好,公司獲利成長,集團穩定經營,不嫁這種高富帥,要嫁誰呢?金管會對新光金併購案,應該依法行政,一視同仁。

總統賴清德上台後,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出亞洲金融科技中心和金融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讓國內金融業躍上國際舞台,大型金控是政府要走的路,大者恆大,因此中信金和台新金才會搶著併新光金。事實上,中信金若收購新光金,將從第3名變成國內第1大金控,股東的價值不言可喻。

如果是台新金併購新光金,將從排名13變成第4大金控,台新金認為合意併購是雙方經過專家評估,董事會決議才完成,應該受到「優先尊重」,若容忍在最後階段出現的敵意併購,導致破局,台灣就沒有合意併購的空間。但台新金所謂的合意併購,有問過新光金小股東嗎?小股東有被「優先尊重」嗎?

站在新光金小股東的立場,看看兩邊的條件:中信金收購價比台新金高三成以上,論資產規模、市值規模、獲利能力,高於台新金;既然這麼有誠意來提親,為什麼不能嫁?

分析新光金的持股,散戶逾5成3,外資持股逾1成8,吳東進派持股約1成,裕鐵持股近5%,吳東亮派持股近8%。台新金宣稱和新光金是「情投意合」,但新光金小股東質疑:「為何要便宜賣給台新金?8%黨就要吃下我們新光金,有道理嗎?」新光金小股東拒絕當傻子被賣掉,更不願意被賣了還要幫忙數錢!

蔡宜蓁進一步表示,正如新光集團共同創辦人之一林登山家族第三代長孫、新光金控前董事林伯翰所言,新光金無論在資產規模還是獲利能力上都優於台新金,卻面臨被合併的命運。這種不對等的條件,新光金到底有何理由向台新金屈服?林柏翰呼籲全體股東在10月9日的臨時股東會上投下反對票,拒絕賤價出售。一些小股東也響應號召,表示將出席股東臨時會,投下反對票,向台新金表達強烈不滿。

----------------------------------------------------

林伯翰的表態對中信金控爭奪新光金控的競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支持。林伯翰是新光金控創始三大家族之一林登山的長孫,同時也是大台北寬頻的董事長,他的表態力挺中信金,對於中信金能否成功收購新光金有著重要影響。

這種支持可能進一步增強市場對中信金成功併購新光金的信心,並有助於中信金在這場併購戰中佔據有利位置。考慮到林伯翰作為家族成員的影響力,他的立場可能會影響其他股東的決策,從而推動中信金在這次競爭中的優勢。

這表態使得中信金在與台新金的競爭中增加了籌碼,也為中信金最終成為台灣市場上的金融霸主增加了可能性
--------------------------------------------------------
2024.08.27 05:28 臺北時間
【辜仲諒新野望2】台新、中信雙龍搶珠 新光金大股東表態了

事實上,中信金祭出收購條件的確誘人,新光金創始三大股東家族之一林登山長孫、大台北寬頻董座林伯翰表態力挺中信金,他週日(25日)接受本刊訪問時說:「站在全體股東立場,當然要選擇對股東最有利的提案,既然有機會當金控第一名,為何要當第4名?中信金才能給股東穩定配股、配息。」
林伯翰批評,新光金董事會充滿台新金代理人,沒替全體股東權益思考,未盡善良管理人職責,「新光金本來就是第4名,是排名13的台新金寄生上流、蹭新光金⋯⋯10月9日臨時股東會將決定新光金未來,全體股東應親自出席投下反對票,或拒絕賤價出售委託書,讓股東會流會,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權和財產權,以免變成出賣自己還替別人數錢的情況。」
不只林伯翰表態支持,持股近5%的新光金第五大股東、義联董事長林義守堂弟、裕鐵董座林高煌也選擇支持中信金,「合併對象應選體質好、出價能力高,無論就資產規模、經營績效、出價能力,對新光金來說,中信金就是國內金控唯一且最好的合併對象。」
眼見辜仲諒已兵臨城下,獲得其他大股東支持,吳東亮也意圖營造新光吳家大團結氣氛反擊,吳東亮說,吳東進和他常見面,「溝通沒問題,最初也是他(吳東進)找我提合併,合併換股對雙方股東是好事。」

但上週四(22日),在新光金董事會上,3席吳東進派董事投下反對票,另一席由吳家老四、新纖董座吳東昇掌握新光三越董事放棄投票,「老三(吳東亮)無奈說,老大(吳東進)是為提高收購價才找辜仲諒,老大其實壓根不想賣股給中信金。老大最終心裡還是希望由吳家整併,畢竟他得面對吳家的家族壓力。」吳家親友解釋。
新光金大股東意見分歧,但真正取決新光金未來的最大關鍵卻是散戶、外資的態度。攤開新光金年報,新光金持股分散,散戶持股逾5成3,外資持股逾1成8,吳東進派持股約1成,吳東亮派持股近8%,「新光吳家合計不到2成,散戶、外資持股比例高,股東追求最高利益符合市場法則,以中信金提出收購條件來看,收逾過半持股機率很高。」一名擅打經營權律師分析。

------------------------------------------------------------
假設的討論:

中信金直接併購新光金:

如果台新金和新光金的換股方案被否決,中信金直接成功併購新光金,那麼中信金將直接成為台灣最大的金控公司。這意味著它在銀行和壽險市場的佔有率都將大幅提升,由其是在壽險市場,通過新光人壽的併入,中信金的壽險業務將如虎添翼。


台新金和新光金換股成功:
如果台新金成功併購新光金,中信金在此期間在公開市場持續買入新光金股票,可能成為台新金的最大股東(持股約20%)。這不僅讓中信金在台新金中有強大的影響力,還能進一步鞏固其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這種情況下,即便中信金不直接併購台新金,它依然能透過持股來控制台新金的走向,成為市值和市場佔有率雙冠王。


潛在風險與考量:
中信金若決定進一步併購台新金,必須考量的問題是交易的成本和風險。雖然這能讓中信金擁有壓倒性的市場優勢,但也可能導致自身股本被稀釋,以及整合過程中的管理挑戰。


對未來的變化討論:
長期優勢:從目前的情勢看來,中信金控無論是直接併購新光金,還是成為台新金的大股東,都有望成為台灣的金融霸主。這樣的發展有助於鞏固中信金在壽險和銀行市場的領導地位。

風險管理:同時,若中信金繼續擴大併購規模,也需要謹慎管理可能的風險,特別是中信股本稀釋和管理整合方面的挑戰。

--------------------------------------------------------

14.55 VS. 11.32 這誰贏誰輸?應該很清楚!

------------------------------------------------------
台新金控與中信金控競爭合併新光金控:各方觀點分析

近期台灣金融業界傳出重磅消息,台新金控與中信金控兩大金融集團表態有意合併新光金控,這一動作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和討論。這次合併案牽涉到三方巨頭,各方立場和策略將如何影響台灣金融版圖的未來走向,值得深入探討。

1. 台新金控的立場與策略
台新金控早在2020年即表現出對新光金控的興趣,並進行了一系列的談判。對台新來說,合併新光金控不僅能擴大其在壽險市場的佔有率,還能鞏固其在金融業中的地位。台新金控強調其優勢在於與新光金控之間的高度互補性:台新擁有強大的資產管理能力,而新光則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及壽險業務經驗。這次合併若能成功,將使台新金控成為台灣市場上一個更具競爭力的全方位金融集團。

2. 中信金控的競爭意圖
與此同時,中信金控也積極表態欲合併新光金控。中信金控作為台灣市場上資產規模最大的金融集團之一,其意圖顯而易見:通過併購新光金控來擴大市場版圖,特別是在壽險和銀行業務領域取得更大的優勢。中信的策略可能是藉由整合新光金控的資產,進一步強化自身的資產管理能力與市場覆蓋率。對中信來說,成功合併新光金控不僅能達到規模經濟效益,還能增強其市場主導地位。

3. 新光金控的抉擇與挑戰
作為事件的核心,新光金控的立場最為關鍵。新光金控一直以來面臨資本不足和經營壓力的挑戰,此次併購案對其來說是一個擺脫困境的契機。然而,新光金控也必須在兩大巨頭之間做出抉擇:選擇台新金控意味著與其高度互補的合作,可能會帶來更為平穩的整合過程;而選擇中信金控則可能帶來更大的市場資源支持,但也伴隨著更大的整合挑戰。新光金控的決策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未來的發展路徑。

4. 市場與監管機構的觀察
對市場來說,這場併購競爭無疑是影響深遠的事件。市場參與者普遍認為,不論最終哪一方成功併購新光金控,都會帶來台灣金融市場的重新洗牌。而在監管層面,金融監管機構將在這次併購中扮演關鍵角色,確保併購過程的合法性、公平性,以及對市場穩定的保障。監管機構需要權衡這些潛在的併購對整體金融市場的影響,特別是對競爭環境的影響,以防止市場壟斷或其他不利影響的出現。

5. 對金融業的長遠影響
這次的併購競爭事件,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將對台灣金融業產生深遠的影響。成功的併購將意味著資源的重新整合,可能會導致更大的金融集團出現,進一步改變市場結構。對中小型金融機構來說,這也可能意味著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和整併風險。從長遠來看,這場併購競爭或許會引發台灣金融業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促使其他金融機構也開始考慮通過合併或合作來增強競爭力。

後續看點
台新金控與中信金控之間對新光金控的併購競爭,是台灣金融市場的一大事件,也是一場金融巨頭之間的博弈。這場併購無論最終如何落幕,都將對台灣的金融業態造成重大影響。各方的策略選擇、監管機構的決策以及市場的反應,將共同決定這場併購的最終走向。對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來說,密切關注這一事件的發展將是至關重要的。
分析撒毀?
一個不行,一個還行。被誰買走的問題罷了。

好歹還姓吳,好歹先人的遺產尚無落入外人手裡。
這可不是,待價而沽!
x365555
那是小股東的財產,公開收購,讓市場來證明其價值,價高者得。[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這語氣好像 AI 還 ChatGPT 分析的?
hch2006
AI蠻囉唆的, 要10頁才能看完 [笑到噴淚]
多比較 wrote:
分析撒毀?一個不行,...(恕刪)



還記得嗎去年4月 新光金大股東洪家聯合新光三越吳東興家族 外加台新金吳東亮聯手!
把吳東進公司派拉下來 最後台新金等人進入治理公司 才讓公司下半年開始轉虧為盈
最終還是董事會有同票權的那群人投票決定 不是中信金喊14元就有用的!

這一併新光儼然變成國內第4大金控股 僅次於國泰富邦中信3家 跟中信只差些微差距市值

中信金真的吃不到不如如法炮製 找親兄弟開發金或是中租 !
dkny0705
中信真的想吃掉新光不是要暗暗的收購新光股份?怎麼大張旗鼓再那喊....
x365555
你以為這一波新光金沒事會漲到近期高點???

dkny0705 wrote:
最終還是董事會有同票權的那群人投票決定 不是中信金喊14元就有用的!

如果真如你說的, 早就一堆財經專家出來洗臉中信金了,
還用你來說 ? 就你知道, 其他那麼多專家都不知道 ??

中新金這次是用 非合意併購, 只要金管會同意,
他可以在時間內買到足夠的股份就完成了, 根本不須新光金董事會的同意.

dkny0705 wrote:
中信真的想吃掉新光不是要暗暗的收購新光股份?怎麼大張旗鼓再那喊....

你怎麼知道中信金沒有偷偷買新光金? 你是中信金高層 ??
中信金現在出聲, 就是在爭取股東支持, 萬一時間來不及,
可以在股東臨時會先否決新新併, 爭取時間.

還有, 董事會通過的事項不是聖旨, 如果股東夠團結, 可以在股東會否決掉.

PS. 中信金能不能合併新光金, 我也不知道, 就吃瓜看戲..
flystar1972
希望主管單位不要亂搞,市場機制是合法合規後以價高者得,不然開股市幹什麼!
股海菜鳥
台新也很尷尬, 提高價格, 會被罵之前存心占人便宜, 看來只能想辦法拉高股價, 增加競爭力.
中信金控要想超車國泰,富邦,一定要拿下新光金控的(新光人壽),錯過新光,就只剩下南山人壽了,但要是找南山,很大可能會被"光頭尹"整碗端走!!
看來看去,新光金控的(新光人壽)最是適合,就看政府的態度,如果尊重市場法則(價格決定一切),中信金控贏面最大,都啥年代了,怎麼可能放任吳家兄弟私相授受!!
本案就看裁判(官方)是否中立!!
dajenwang
不能同意你更多
dkny0705 wrote:
最終還是董事會有同票權的那群人投票決定 不是中信金喊14元就有用的!
看吧, 中信金不是發重訊出價合併新光金了,

他有鳥你甚麼董事會的人投票同不同意嗎?
dkny0705
好啦我錯了...不要那麼激動!!
dkny0705 wrote:
還記得嗎去年4月 新...(恕刪)


很好的觀點。
dkny0705
不好不好....被盯上不好 還是少說些為妙!
中信金爛死了......................非常現實的一家銀行 ! ! !
股海菜鳥 wrote:
看吧, 中信金不是發...(恕刪)



好啦我錯了不要那麼激動......

我們就靜靜看最後誰吃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