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談判無關啦美國順序是這樣的1. 打關稅戰, 各自叫板2. 關稅戰結束, 確定關稅數字 (中國那邊也已收尾)3. 市場哀嚎, 暫時性提出豁免清單4. 豁免清單規則的調整換言之, 在調整好之前有一兩個月的時間(那商務部長講的)不負責任猜測 : 可能是要搞像台灣汽車一樣的自製率模式也就是說, 只要你的電子產品裡含有中國產零組件, 就會被課高關稅由於中國產品的關稅是一百多%, 所以有中國產零組件的產品可能被額外課稅反之, 如果沒有中國零組件, 才會被課正常的關稅(10%)目的 : 當然是圍堵中國產品洗產地囉台灣兩三天前就談判好了, 應該是有先收到內線消息, 看這兩天我們的賴神滿臉春風什麼股要漲, 什麼股會跌, 就自己去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