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大波動,大家都怎麼安排資金?

最近新聞一直在報導川普關稅、美中貿易戰升溫,加上利率忽高忽低,股市每天都在大起大落,看得人心很累。
我之前有投資一些基金,但一跌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進場太早,壓力大到連工作都很難專心。

後來身邊有朋友分享,她在研究美元儲蓄險(一次繳清、固定利率),十年後大概可以領回 140%,中間還有壽險保障。她的說法是:「反正我本來就打算存美元,不如選一個能確定成長的方式。」

聽起來有點像「存錢+保險」的結合,比起股市的漲跌好像更穩定一些。

我自己覺得它的優點大概是:
-固定利率,比單純銀行定存划算
-美元資產,可以分散一些台幣風險
-保險保障,萬一有意外,家人還有一筆錢

但當然也不是沒有風險,比如匯率變動、或是中途真的要解約,可能會有損失。

想問問大家:

-你們現在會把錢放在股市、定存,還是會考慮這種美元儲蓄險?
-有沒有人實際買過這類一次繳清的保單?實際經驗如何,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
Schuckert南 wrote:
最近新聞一直...(恕刪)

任何保單加了其他東西都是垃圾,不可燃不可回收。
每天甦醒起床最想做
是泡茶喝茶不是投資
賺錢對我來說已不是
我人生裏最重要的事














早把金錢看得很淡了
我都隨便處理就好了
沒在在乎那種小小事
我比較在乎的事只有
地震/颱風/豪雨/水災
或台灣電力不足停電
其它就只不過是小事
那沒有什麼好擔憂的
你擔憂的跟我擔憂的
完全都是不一樣的事



















然而你就算在論壇上發文
問999次,也沒什麼好結果
有些人就只適合乖乖上班
個性不適合靠投資來賺錢
硬要投資不過是折磨自己















等你會做(台指期)就會愛上了
想要股市行情,常都有(大波動
股市要是太平靜那就太無趣了
股市)要嘛就爆漲/要嘛就爆跌
這樣才會很好玩懂嗎傻傻不懂
儲蓄險一般人不建議
保障不夠
獲利不夠
兩頭空

保險歸保險
投資歸投資

要保險先買定期壽險和意外險,便宜補足保障

要安穩就放定存

要投資先定期定額買ETF或是基金(建議大盤型,請考慮指數化投資)
等建立信心後再挪一半或是更多的資產過去
投資就是用風險換獲利
想賺錢就要承受風險
風險承受度不高就投資少一點
風險承受度高就多投資一點

等你有很多錢比如1000萬
說拿100萬買儲蓄險不反對

你只有100萬拿去買儲蓄險
10年後變成140萬
考慮物價上漲真的夠嗎?
98%在房地產。
2%在股市。
可以分散配置啊 一部分做保單 一部分放ETF或債券
保單優點就是穩定,但要注意資流動性
就看你資金怎麼分配,如果中途解約就會比較虧,要有心理準備
儲蓄險=垃圾

bulldog2005
如果夠年輕,看看利率多少,買給兒女傳承還可以。至少不用支付遺產稅。
如果能承擔市場波動,投資或許比較划算,但如果希望確定性跟保障,那保險還是有價值的
當然是留資金準備放空阿
黃金存摺今天的價位,已經過了川普四月那陣恐慌的高檔,那時候股票跌多凶大家應該有印象

然後台股前幾天還在創新高,覺得潛在的恐慌有在發酵所以才會這樣漲

不會放空的,黃金存摺買一買也是可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