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洗腦 - 獻給所有急著想幫助身旁親友認清事實的人

亞利安星人 wrote:
直銷領得不是中間的抽...(恕刪)



1.月薪可不是我解讀的,我的冷笑話"月薪"可是說明到勞委會或勞保局要勞工保障時,會因為不是"法律所認定的勞工"所以會被打回票的!,也因為不是"法律所認定的勞工"所以,你真的要岔開話題談"勞保";"勞退基金"?而且,請不要忘記,"多層次傳銷"從業人員好像沒有要求專職,因為,一般與公司都會簽正式的銷售約,根本就是當成資方看待,而非勞工。

2."多層次傳銷" 若要判斷傭金是否合法參考如下:
資料來源:直銷協會
"一、參加人之收入來源是否主要來自介紹他人所抽取佣金,而 不是來自銷售商品的利潤以及與其下線參加
   人間的業績獎金差額。"
補充說明一下
資料來源:直銷協會
"報酬來源不同:正當多層次傳銷的報酬,主要是來自推銷商品中可能得到的合理利潤及獎金,少部分來自建立、輔導與管理傳銷組織所獲得的獎金等報酬;「老鼠會」的收入只靠不斷介紹下線來繳交「權利金」,做為上線的酬勞,所以上線是因為介紹下線加入而獲得報酬。"

3.沒什麼資訊可以隱瞞的,您不也了解到原來統計數據為平均每年"傭金"才三萬多!但是,真實的分配,才是問題,如果我說我是上線的一環,那你願意猜我一年繳多少稅嗎?

4.還是那句話,要評論這個商業行為,請多了解它!
您既然是上線的一環,

那你應該比我更了解您的收入是建構在下線的身上,

您領得越多,證明您的下線越是拼命,

也證明有更多的下線連2000都沒有。

您說的話正好證明了眾多的下線其實只是被吸血的廉價勞工~

敢問一句,

您是會去協助業績不佳的下線開發認識你的人脈,

還是只是告訴他們不夠努力?

公平會的統計資料 真的只是統計阿...

這個統計資料並不能表示出哪些直銷商是所謂的"動線" 哪些只是消費者

平均2000是把這些錢分給所有的直銷會員

但這中間一定有一些直銷商並不是很努力在做

或是根本沒在做 或單純+入會員買產品而已

要用這個數據來說明 實在是很不合理...


就好比有統計有說過

"每年每人平均會喝入含有4公升純酒精的酒精飲料"

重點是這是統計阿...

我又不喝酒 對我來說這能代表我喝的酒嗎 ?

我又沒在喝...= =

亞利安星人 wrote:
您既然是上線的一環,...(恕刪)


1.迴避我的問題,你要嘛就猜猜看,要嘛就乾脆潛水,顧左右而言他,有點奇怪!

2.我請您了解"多層次傳銷"這商業行為,可不是要討論業務,更不是討論"勞工"這問題,請您重新聚焦!

3.我認為 大前研一:業務學 可以讓我學的很多,我也鼓勵我認識的人 有空看看!


Zicken wrote:
公平會的統計資料 ...(恕刪)




對呀,統計就是統計,但是你不了解,也是事實,(我希望我沒冒犯您),請問,您願意了解後,在評論嗎?我更希望您能了解您父母經營事業的決心,因更了解,才能幫的上,直銷簽約商有許多情況需要更深入才能幫自己與客戶解決問題
舉例:
沒經歷宿醉的人,在說明因宿醉隔天頭痛的痛苦,唉,再怎麼說,還是演不出來!
我只知道,直銷在日本及中國都是違法的。
akazawa wrote :我只知道,直銷在日本及中國都是違法的。...(恕刪)
akazawa wrote :我只知道,直銷在日本及中國都是違法的。...(恕刪)
akazawa wrote :我只知道,直銷在日本及中國都是違法的。...(恕刪)


您要不要再查證一下
iitsunny Chen wrote:
1.迴避我的問題,你要嘛就猜猜看,要嘛就乾脆潛水,顧左右而言他,有點奇怪!

2.我請您了解"多層次傳銷"這商業行為,可不是要討論業務,更不是討論"勞工"這問題,請您重新聚焦!

3.我認為 大前研一:業務學 可以讓我學的很多,我也鼓勵我認識的人 有空看看!


你繳多繳少關我什麼事?跟主題有關嗎?

我又不是國稅局的,五月都過多久了?

叫我去潛水?你誰啊?

講一堆你也沒回答我的問題,你自己先潛吧!

84包奶粉14000,這麼多年下來研發早就攤提完了,

一包167元,請問成本多少錢?上線抽多少?有膽講出來啊?


我去聽過安麗和如新的,名字叫不出來的也去過,

身邊好幾個朋友同事做下去不但浪費時間沒賺什麼錢還把人際關係都搞壞掉,

最後還有被家人送到國外去的,

這樣算不算瞭解?

用再多的話術來包裝也掩蓋不了所謂多層次傳銷需要持續拉進下線的本質,

不然不會需要一堆激勵大會什麼的!


我講到勞工就是要讓那些有看這篇文章的大學新鮮人知道,

她們被拉去參加大會、參加做直銷,

不但沒有勞健保、也很難像那些什麼鑽的一樣年收入百萬,

我沒看過哪家直銷公司主動告知沒有勞健保,

更不用說會告訴那些新鮮人一天工作多久、那些藍鑽有沒有原本累積的人脈。


回來看數據!

你仔細看資料~平均薪資2XXX是訂貨參加人的平均,不包含那些純用戶,

加入那些純用戶來平均,一個人月薪連1000都沒有!

沒錯~裡面的確有不認真的拉低平均,

但也有前頭那群百萬級的先進在拉高平均,不是嗎?

每年名列百萬的有多少?100個?200個?算1萬個好不好?

你們所謂自己當老闆的去年有140萬個!除下去連1%都沒有!其他全部是砲灰!

直銷是很極端的M型~哪一家敢這樣告訴那些新鮮人?


老實說,

真有業務能力有人脈的人,不用做直銷一樣賺得嚇嚇叫,

但這些直銷公司不會告訴那些新鮮人,

只會訴諸美麗的願景而已。

進直銷訓練業務能力?

房仲、保險一樣可以訓練,

進出口企業哪一個不能訓練?

每天晚上在忠孝敦化路口拉客換名片就是訓練?







我不討厭直銷,也不討厭腳踏實地認真工作的直銷人,但我不喜歡不擇手段不說實話的直銷人。

剛剛認真算了一下,從過去到現在一共認識八個做過直銷的朋友或親人。

有一個既認真也做得滿不錯的,他本身加入某個運動社團,然後自己有吃他們的保養品,他只會輕描淡寫說他在哪裡做,有需要有疑問的可以問他,然後不主動推銷。別人的疑問他很樂意解答,即使不同公司的產品,他也會詳細的說明功效,經營一段時間以後大家雖然不一定會去買,但是可以很自然的跟他相處,不再因為他的職業而產生抗拒。

一個很拼但也很快倒,霹靂啪啦告訴我他的主管算出他成功的機率是90%,那真的不知道是甚麼爛邏輯算出來的,結果沒考慮本身經濟狀況就瘋狂投入,他的主管應該荷包滿滿,結果他那麼湊巧就是失敗的那10%,主管說他投入資金不夠,用心不夠,衝勁不夠,會失敗也很自然......自然你個鬼,最好是這樣啦!

一個朋友約我到宜蘭去玩,我梳妝打扮一整個休閒風,還帶了照相機搭火車去會合,結果他一身OL套裝,原來是參加熱鬧的直銷大會。
我說:「不是要來宜蘭玩嗎?」
他說:「這個很好玩!」
結果原來不只我,另一個他認識更久的朋友也來了,後來我們只好一起搭計程車回車站,一起坐火車回家,並在車上一起痛快的海罵那個朋友,現在想起來,那天最快樂的大概是盡情發洩情緒這件事,很舒壓。

一個很久不見的老同學帶了他們公司的經理要來拜訪我,我執意只讓同學進門,他經理在車上等,我知道很不禮貌,但他電話中只跟我說他要來看看我,到我家樓下才又說他來介紹他們公司的產品,還帶了經理一起來,所以我當然不高興。聊了很久,他說他貸了近三十萬買他們的產品,然後一一介紹,還跟我說加入的種種好處與前景。我比較膽小,也沒事業心,所以婉拒了,同時也祝他鵬程萬里,一帆風順。無奈他一直不順利,做不到半年就結束了,真的很可惜。

最慘的我表弟...其實應該是我。我表弟買了他們公司很多產品,也是貸款買的,家裡一堆洗髮精、沐浴乳、洗衣粉...哩哩摳摳的家用品,他說他自己買有業績而且民生必需品都可以用啊!其實也不是沒道理,可是有一天接到舅媽打電話來,說表弟現在缺現金,銀行那邊一直在催帳,要我幫忙想辦法銷一下那些產品。我自己先幫忙買了大約一萬,然後帶著產品到公司拜託同事捧場,幸好平時人緣不錯,公司加一加買了六萬多塊,然後就趕緊告訴表弟這個好消息。幾天後,那些庫存都銷完了,表弟打電話來,很興奮的跟我說他又買了一拖拉庫......其實他做得不錯,但這種方法讓我很想扁他!

最後一個是舊同事,平時也不連絡,偶爾打電話來就只會講他們的產品,一聽我說不需要就會說他還有事,每一次每一次都是這樣,連假裝噓寒問暖閒聊一下都不願意,大概是不想浪費時間在我身上吧。不過我猜他應該滿熱愛這個行業的,因為隔一段時間他就會打來說他換哪一家,換來換去都是在這個行業,事實如何我不知道,不過聽另一個同事說他滿慘的。

其他的人沒甚麼特別可以說的,被帶去聽了兩次信心講座,一次人生規畫,經歷一番疲勞轟炸後知道我沒興趣,感情也漸漸淡了,偶爾我會打電話問候幾句。這幾個現在都是一般的上班族,他們一致的看法都是,他們喜歡現在的生活,至少朋友一個個都願意連絡了,至少他們可以安心閒聊,不用再開口閉口推銷產品,不用再擔心這個月是否又入不敷出了。

當然,這是我自己遇到的事,不能代表全部,大家看看就好囉。

iitsunny Chen wrote:
1.月薪可不是我解讀...(恕刪)


一個不敢將風險直言給新人的產業

你用再多的包裝都是多講的

把從業都當成資方

你搞笑嗎?

身為從業可以參加股東會? 董事會了嗎?

你連勞委會勞保局都分不清楚了

分不清楚沒關係

辛苦你出來五四三這麼多東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