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的惡夢666 wrote:哇噻!你老兄把我要講的70/80年代Jabbar的對手一股氣全都列出來,太厲害了!
是嗎?是沒有還是你不...(恕刪)
不過我還是可以再加兩個:
Bob McAdoo - 版上大概沒幾個人記得他,但他可也曾風光一時。NBA最佳新秀與MVP他都拿過。是現在靈活/快速大前鋒的雛形。
Kevin McHale - 這傢伙我想大家都還記得,簡直就是羅貫中形容的劉備。他的身高6-10還算OK,但恐怖的是他張臂(wingspan)竟然比身高還多1英尺。Kurt Rambis根本守不住他,很多時候Jabbar都必須來守他。他最喜歡把球放在胸前,雙手屈弓。任何要貼身守他的人都會被他那又細又尖銳的手肘頂到胸,喉嚨或臉。
總之Jabbar生涯裏遇到的對手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什麽人都有,三隻手也數不完。從早期的超級前輩Chamberlain,到暮年的Olajuwon,他的年代才是中鋒/大前鋒最多元化,最主宰的年代。
如果這兩人的生涯完全重疊,我估計頭5年在兩人都是年輕健康的狀態下可能勢均力敵。Jabbar在禁區裏需要隊友包夾才能勉強守得住Shaq,而Shaq的殺傷力也僅限於禁區範圍。但Jabbar的天勾也不是Shaq能獨立對抗的,禁區内尚可包夾,但Jabbar的天勾在全盛時期可及三分界限。Shaq一旦被拉出禁區,Jabbar的傳球能力就可完全顯現。
第二個五年Jabbar的全方位球技更能完全展現。此時的他依然健壯,平均一個賽季打將近80場,一場平均接近40分鐘。反看Shaq,有壯沒有健,體重已經超過300磅,速度與靈活度還在,但已不及頭5年的自己。爆發力與球技還在,但開始因傷(全靠蠻力與禁區衝撞,沒有開發禁區以外的得分技巧)常常缺席,一年平均打不到70場。
後10年的生涯就更不用説了。Kareem在38歲那年(1985)還能打79場,每場平均33分鐘,得分22,8個籃板,2個火鍋,3次助攻,罰球率73%,依然是NBA的第一中鋒(Olajuwon還是新秀,數據很棒,但球技還太嫩)。還是總決賽MVP,把Parish & McHale打的毫無招架之力。
去年的Shaq只打53場,每場平均23分鐘,得分12,籃板7,火鍋1,助攻1.5,罰球命中率50%。今年也不用指望能有更好的成績。
沒看過Jabbar打球的人只能憑數據評論,並且很難想象他單薄的身軀如何能抵擋蠻牛般的中鋒衝撞。看過他打球的人就知道老賈的全方位球技與生涯耐久度真的史上無雙。
Shaq的天分體格史上無雙,但可惜了他從來不會充實自己,保養自己。
還記得他新秀那年有一支廣告,他在3大前輩(Russell/Chamberlain/Jabbar)面前show-off球技,最後還一個大灌籃粉碎球板,玻璃散滿地。他得意洋洋的走向前輩,前輩們只是很不屑的把掃把/畚箕給他。Youtube搞不好還找得到。Ironically,20年后他還是不及這3位前輩的歷史地位。可見蠻力不是everything。前輩們的自我努力,自我超越,對NBA的貢獻,贏得球隊的尊敬,讓球迷的緬懷,都不是Shaq能比的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