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去當兵了,打算開始做體能訓練,前輩可以給些建議嗎?

安啦
我當初根本沒練

快退伍的時候單槓可以拉4下(剛入伍拉不起來)
一次跑6公里30分鐘以內搞定
扶地挺身+仰臥起坐2分鐘50下以上
3000公尺則是14分30左右
如果你為了某件事站出來,永遠都會有人支持你或反對你。如果你不表明你的立場,永遠都沒有人會支持你或反對你。
應該問你是什麼軍種吧。

新訓很簡單的。

如果你願意的話,擺爛也讓你放假,不然連上長官和班長會有接不完的申訴電話

不想跑,沒關係去掃地就好。
抱病號,快去醫務所。
拉不上去,沒關系不要摔下來就好。

當初新訓我體能在全連100人的前10名內。也沒什麼福利,到新訓後期,我們這一群拉得到六下的人全部調去打飯班。不用加強訓練。

三千公尺領先部隊跑完。沒有記時間,反正輕鬆跑完。(一堆人跑到落隊很久)
手榴彈可以到30公尺。(可以超過25公尺大約只有一半)
單桿可以到六下(這個很扯,幾乎八成的人拉不到六下)
五百公尺障礙可以跑完。(大部分是翻牆和爬竿上不去)

======================
最好玩的是單桿

超多人拉不上去的。全連100人大約只有20人拉得到六下。
我就很懷疑其他人裝死的這麼嚴重??
還是真的臂力不足

不過我下部隊後好死不死遇到下基地訓練。可以拉到六下的也是不多,全連90幾人頂多一半及格。

本身國中高中都有做伏地挺身的習慣,一天做個10~20下差不多
拉六下差不多是極限剛好及格。
以前不覺得有差異,覺得大家都是這樣吧。
到了軍中,大家都是大專兵。一測下去才知道是有差。
其實事練習跑步、單槓還是有幫助的
新訓除了體能外,還有很多科目要訓練,
刺槍、單戰、手榴彈之類的,
多多運動也可以讓自己身體變的更健康。
下部隊後,如果很lucky的遇上要下基地,
那這時候體能測驗不過就很囧了,
大家開心放18假,自己放08 T_T,
而且下基地不是只有測體能,
還有專長科目,要是抽到砲兵之類的,
整天都有跳不完的砲操。
天有不測風雲,不是每個人都很幸運,
我有個朋友就是真的很倒霉,
他下部隊時,部隊正好在基地裡,算是下了半次基地,
出基地後到我們單位支援下基地,
再次出基地後,我們一起到另一營支援下基地,他真的是囧了,
還抓狂把兵罵到哭 T_T,當兵11個月下了2次半基地,
這個絕對不跨張,當時部隊因為精實很缺士官,
整個旅只有6個迫砲長,2個迫砲排排長(其它不是還在受訓就是還沒報到),
那時候有個觀測士跟排副更好笑,我退伍後,他們打給我說還在基地裡還沒出來 囧。

當然這種事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但遇到的時候就囧了(比這更慘的還是大有人在),
反正當兵前,閒閒多多運動有好沒壞,
平平安安當完11個月的義務役最重要啦 :)
高級書僮 wrote:
我622梯90.6~...(恕刪)

剛好看到,挺友軍一下
90年比小弟菜一些,小弟是89年入伍。
不過小弟是憲兵班長退!

一千下開合跳真的是很正常,在林口憲訓入伍時候,第一天跑完3000公尺之後,就作開合跳一千下。
一開始會覺得很疲倦很累,但是做到後面慢慢會HIGH起來,做完做抱膝動作。

記得憲訓3000公尺及格是14分20秒,單槓國軍標準動作直上直下過下巴六下及格,500公尺障礙好像3分內還是多少?
手榴彈好像是30公尺及格...
仰臥起坐記得大部分好像是1分鐘60下。


體能標準中心是最低,在基地時候是最高,在憲兵隊那個時期有所謂國軍體能測驗,不曉的後面標準便如何?


當初在憲校第9隊受士官訓時候,隊長就是特勤隊出身,給個人最大觀念就是體能戰技只要四肢健全都是可以訓練,而當兵是人生體能訓練最集中時間點,日後很難再有這樣機會。

單純就體能與3000公尺,腳力部份以行軍爬山方式腳力進步較快,腹肌訓練對於呼吸輔助與整體力量傳動效率提高,通常會分作上中下與側腹分別作,上腹以上半身快速短距離抬起方式,中間部分要考仰臥起坐訓練,下腹要做抬腿,側腹部份則是仰躺手腳交互扭轉方式。


背部部分,淺層背擴肌是在單槓 爬竿 板牆是很有用,通常需要拿啞鈴作拉力方式,深層脊椎束棘肌則是要作趴著上抬動作。



記得在菜班長第一次基地測3000公尺跑破12分紀錄,到11分53秒,雖然沒有比老兵快但有達到老兵的標準,得意和以前學校學長報,他是航特班長,他說他跑比較快早破11分已經是10分多。
所以那個時期標準其實是很正常,當士官幹部夠力,老兵精實,下面兵自然就拉起來。
以前學長學弟分很清楚,像我們是士官群只能叫領導士官做學長,和兵或業務士是分開來。
不曉得其他單位是否類似模式?
跑步,單槓,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一般陸軍就這些吧。
請問開合跳一千下,大概跳完是跳幾分鐘

錢文迪 wrote:
請問開合跳一千下,大...(恕刪)

大概30-40分左右!

主要是訓練三角肌 斜方肌 背擴肌,臀大肌 臀中肌。

作這種耐力有氧運動,最重要就是放鬆,和跑步或著武術是類似,這樣動作不會僵硬,肌肉可以撐很久。

一般私下訓練時候,個人是會分開各部份肌群作訓練。
像是三角肌就分作前中後,三個區塊姿勢,使用2 Kg輕啞鈴,各做300-500下,其中最難是後三角肌訓練。



作訓練心理建設很重要。
1.不要過度期待自己訓練進度,就像一般人對健身房感覺似乎一進去肌肉就練出來,但現實是要投下許多時間與規劃,每個人先天會有差異,有些人一直有在做其他相關性運動,所以做健身或體能訓練進步速度就很快。

2.基本上,以長久身體健康為重要,關節本身磨損會有回復能力,但是需要漸進式習慣,而生活作息與飲食都要配合,練有氧耐力,有糖飲料少喝會影響體能訓練。
現在充分讓身體心肺 肌肉 關節與內臟保持活動狀態,雖然表面身體累,但實際上休息之後,身體就會恢復回來。
可以看看一些醫院病人,對自己現在等於是作未來身體投資。
不要想說可以讓肌肉加大多少,越大肌肉是越難保持,建立在線條與身體健康是比較可以長久維持。


3.身體退化是從內臟開始,肌肉退化是從下到上,所以沒事就要練腹部,慢跑,其中不要設定太高門檻增加自己訓練恐懼,像是腹部鍛鍊,對於原本標準動作很難完成一兩百下,就一開始就降低阻抗,像是下腹肌原本抬腿就可先從屈膝抬起就好,但是要做500下或1000下這樣次數,慢慢等體能增加在慢慢調整姿勢阻抗。


以上提供參考


沒想到這篇還有大大願意回復
感謝了

可惜的是...


我被驗退 直接就免役
現在是在看醫生檢查身體...
下禮拜要去看報告
跟本不用先練

進去新訓大概一週就可以很適應了

新訓完出來會比自己訓練的精實許多

當然這是我15年前當兵的時候的狀況

現在就不知道了

窮苦人 wrote:
沒想到這篇還有大大願...(恕刪)

人生不是只有當兵才需要訓練!

不是等到躺在病床才想要長期運動規劃。
醫學發達往往只是拖延離開時間。

小弟剛好家中雙親因摔倒等意外撞到頭,跌斷腿..進院數次,雖然已經近80高齡,但身體健朗無任何疾病,每次開刀加修養沒幾天就出院,而這之間另外同學父親因為心臟病而沒多久就過世。
幾年前一位碩班學弟,就因為實驗趕畢業而過勞加感冒而過世,才二十多歲就離開這個世界!


所以提醒樓主,身體可不唸書考試,過了就結束,身體是不斷在老化,需要不斷訓練。
當初一位同樣受士官訓的同學,在結訓分發下部隊沒多久就聽聞驗退,至於是什麼毛病,小弟就沒再細問。
個人是覺得,雖然被驗退不需要當兵,但不是代表輕鬆不需要做體能訓練。

個人除了軍旅帶兵經驗外,也同時長期在健身房,看到不少例子
1.想短期修飾身材而最後放棄。
2.以為進重訓室就會改變什麼。
3.或著苦練但不斷挑戰重量,而導致背部受傷,或著一段時間沒鍛鍊而變胖。


有興趣或問題,歡迎提出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