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與有氧區無氧區問題


dream20tw wrote:
謝謝大大, 我再來稍...(恕刪)


慢慢來,我列的那些只是讓你了解重訓的目標到哪邊,不然會原地踏步



剛跑完的高雄馬

自我訓練因素所以25K前都沒進補給站 所以那段應該不會有進站休息心跳降低(等交管是有幾個路口)

如果按照心跳公式

40歲

220-40=180

85%為153 如果是無氧運動的話應該撐不了那麼久吧?

所以看起來用年齡來計算, 似乎不太準, 畢竟即使同歲數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 年齡計算只能當參考, 真正要比較準確還是要用前面大大們所提供的方法.


CLONING wrote:
剛跑完的高雄馬自我訓...(恕刪)

Thomas8610 wrote:
慢慢來,我列的那些只...(恕刪)



感謝大大, 大大讓我長智識許多! 希望有一天可以有大大的一半就好啦!
dream20tw wrote:
感謝大大, 大大讓我...(恕刪)


互相學習啦~ 我還肥的呢,努力減脂 XD

剛好,輔大金鋼狼的FB剛貼了一篇有氧運動的文章,可以去看看


FB 搜尋 "輔大金剛狼邱柏學"
看了一下金剛狼的文章, 學到了很多,

目前有點疑問, 就是裡頭都建議有氧不要做太久, 感覺做太久有百害無一利 例如:

1.低強度長時間的有氧運動導致皮質醇增加。而長期皮質醇的增加會導致身體恢復慢、肌肉分解、增加脂肪,甚至造成免疫力下降。如果你運動過度或是營養攝取不足,你的新陳代謝會變差,造成減肥瓶頸甚至反彈。

2.只做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長時間、低強度)削弱肌力與肌肉成長,營養不足之下更容易造成肌肉分解,影響代謝下降.

可是因為之後想要參加半馬或全馬的活動, 勢必需要加強跑步練習的時間, 有氧的時間會漸漸加長, 擔心因為這樣子, 肌力訓練的肌肉都被分解.

目前改了一下每星期的運動清單

星期1. 慢跑>>重訓
星期2. 瑜珈 (固定每星期有課)
星期3. 重訓>>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大家建議要在重訓後做比較好)
星期4. 休息
星期5. 慢跑>>重訓
星期6. 游泳 (固定每星期會去游)
星期日. 休息


先持續這樣看看一個月後的變化!


Thomas8610 wrote:
互相學習啦~ 我還肥...(恕刪)
我覺得你要看你是想往什麼運動而去調整你的運動方式
輔大金剛狼主要還是以健美為主.比較強調如何在減脂時不會連辛苦段鍛鍊出來的肌肉也減掉了
而不是有氧就是百害無一利的.而且你有在運動而飲食正常情況下肌肉怎麼可能會消失
看來你比較偏向參加馬拉松.我想也很少看到馬拉松選手很壯的吧
這是另一個健身部落格你參考看看
http://akrofitness.wordpress.com/
這是一篇如何成功增肌減脂的影片


感謝大大, 回家時來好好看一下影片!

我先前主要比較有疑問的問題是在長時間的有氧(超過1小時以上)是否會破壞肌肉,

不過如你所說, 如果有正常運動, 飲食也正常, 肌肉是不會消失的!

因為沒有上健身房有教練指導, 都是上網看的資料,

所以會有一些疑問, 感謝大大熱心回應!

無論如何, 動就對了,

像之前幾位大大說的, 太在乎那些數字也沒有用, 身型會告訴自己答案.

hondacb1300f wrote:
我覺得你要看你是想往...(恕刪)
有氧運動要做到會消耗肌肉量很難,真的不用太過於擔心@@"
有氧運動做太多,只是很難很難壯的起來而已,
另外有氧運動盡量單次控制在50~60分鐘就好

主要是運動前一定要有一份澱粉(40~50克的碳水化合物,大約2跟香蕉或是2片白吐司)
不要相信什麼空腹做有氧脂肪燃燒更快,
身體要把脂肪拿出來燃燒的過程需要醣來當媒介(克氏循環)
所以只要把握幾個重點:
1.運動前一定要有一份碳水化合物,
2.足夠強度跟頻率(一周5~6次)的有氧,
人體心肺功能會因為鍛鍊變好,身體會去適應,所以強度要一直加強

momoco7525 wrote:
身體要把脂肪拿出來燃燒的過程需要醣來當媒介((恕刪)


前一位大哥提到重點了!
「身體要把脂肪拿出來燃燒的過程需要醣來當媒介」

以半馬甚至全馬,在這長時間有氧運動下,是否仍有可能醣類用完?
就慢跑心跳150~170bpm之間,長達2小時以上,仍會使身體呈現脫水和低血糖。
低血糖的情形下,就有可能提高蛋白質為能量來源的比例,輕則體力恢復緩慢,重則造成肌肉受損、溶解。

所以如果今天有氧耐力訓練在2小時以上,應該需要考慮熱量補給的問題。

而如果你平常的訓練時間都在2小時以內,在體能適應的強度下,有氧運動的效果有限,可以考慮重訓和HITT,所帶來的EPOC效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