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拉 wrote:
您好,我認同效率的練...(恕刪)


您好,回應您的文

我練二頭啞鈴最重就是30磅


可以的話試試看

上臂鎖死的做應該蠻有效果的

我跟路跑兄一樣不是理論派的 所以也講不出什麼深奧的理論

我個人在練是比較注重身體的感覺而不是重量

重量訓練並不是愈重就愈好

而是要找到適合你自己的重量

當你如果發覺怎麼重訓好一段時間了卻都沒進步

那就表示你可能是方式姿勢錯誤 或者該降重量了

我個人是這樣

如果30磅的重量能夠讓肌肉達到的刺激 我絕對不會用50磅去做

重點不是要多重 而是肌肉受到的刺激

但是隨著一直進步 重量會一點一點增加是必然的 但並不會一次就增加很多






CP03 wrote:
重點就在於重量不是重...(恕刪)


您好,

1、我了解你「在於適當的刺激肌肉」這是正確的,但重點就是50 磅在練二頭就叫大重量,你還不懂嗎?請問那些一般人可以拿50 磅來練二頭的?
2、我練幾年跟討論無關,不需要那些無意義的廢話。
cha_hong wrote:
您好,回應您的文我練...(恕刪)


重點就在於,您從一開始、剛開始練的時後也是30 磅到底嗎??
也就是說
1、您一開始一般人都只能拿10 磅只能拿15 磅練二頭的時後,你剛練就可以拿30 磅練二頭嗎??
2、然後您的手臂一開始是幾吋呢??你從來沒加重量的練就可以從原本一般人的細手臂練到17、18 吋嗎??

如果,您也是從10 磅、20 磅慢慢練到30 磅的,然後當您手臂從原本的細手臂練到17、18 吋的時後你著重於30 磅精度的練法,那麼怎麼可以說那些練大重量(大於、等於 50 磅在練二頭的人)他們是笨、是在炫耀??

那麼CP03 提供的那個影片,用50 磅在練二頭是不是在炫耀,難到50 磅在練二頭不叫大重量??

我沒在請教怎麼練二頭,也不需要你來指導。請就論點來討論即可,現在在討論的是,練大重量的人是不是在炫耀,謝謝。
潘德拉 wrote:
那麼CP03 提供的那個影片,用50 磅在練二頭是不是在炫耀,難到50 磅在練二頭不叫大重量??


你不知道影片那個是世界第一阿?

你不知道嗎?
你不知道嗎?
你不知道嗎?
你不知道嗎?
你不知道嗎?

如果他拿 50 磅叫做炫耀的話,
你還在這邊爭什麼?

唉呦..
我早說了,
你要真天生神力,
非得大重量做就去做吧,
超人拿輛車來做都嫌輕阿!

潘德拉 wrote:
您好,1、我了解你「...(恕刪)


所以一般人不需要拿 50 磅練阿,
重點就在於一般人根本不需要 拿 50 磅練二頭,
不需要, 不需要阿!
你真的了解適當重量的意義, 就不用糾結 50 磅是不是大重量,
那根本不是重點,
只需要拿適當的重量就好,
因為重量不是重點.


其實cha_hong大的意思我懂,並不是說拿大重量愚蠢,而是肌肉連動感覺都沒抓到
就拿超越自己能負荷的重量在那亂甩藉力使力者愚蠢。我想應該是有人誤會cha_hong大。
如果動作正確能用輕點的重量達到自己需要效果何樂而不為,重點還是看看鏡子裡的自己,
如果用三十磅就能達到自己能滿意的二頭,何須用五十磅,反之不滿意就是在把重量慢慢往上
提升吧,以上是小弟的淺見拉,也感謝版上很多人給的觀念。

CP03 wrote:
你不知道影片那個是世...(恕刪)


當然懂,我從來也沒強調一定要練大重量,會練大重量的人也都是選手級的朋友,或是對自己有較高期許練很久的朋友。

我也提出過,「練得越久的人,動作都越慢,越會去感受自己的動作的準確性」,也就是強調有沒有確實刺激到肌肉的重要,一般人到健身房找健練練,教練也都會強調姿勢的正確性才重要,這對有在健身的人來說算是常識大家都知道。

重點在於版友「cha_hong」提出他認識的前輩說「拿重量來取得強度是最愚蠢的」這句話,這句話只對一半,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所以我們不可以這樣說。

如果是像版友「Henderson Xu」所提出來的「肌肉連動感覺都沒抓到,就拿超越自己能負荷的重量在那亂甩藉力使力者愚蠢。」這句話正確也認同。

但如果是選手級的人或是對個人期許比較高的人,他們都是實力好的人,也都是有正確觀念的人,也都一定了解姿勢的重要性,那麼這些人在拚大重量就不該是愚蠢。我們就不該說「拿重量來取得強度是最愚蠢的」,因為對於那些選手人物,或是那些練很久的人物來說,要有足夠大的重量才有足夠的強度。他們在練大重量的時後就不是愚蠢。如此而已。


潘德拉 wrote:
個人認為這個觀念對一半,我們用一般人的認知來理解一下,肌肉有兩種:
一種是硬的(不出力的時後),類似自由車那種身材結實八塊肌的那種選手,他們的肌肉在不用出力的情況下就是硬的,他們的肌肉不會大,他們的練法也不是負重的重量訓練,而是規律的、長時間的鍛練。
一種是軟的(不出力的時後),但是出力的時後就會硬,這種肌肉類似一些健美選手,他們的肌肉平時放鬆的時後是軟的,出力的時後才會變硬。他們的練法必需是負重的重量訓練,才能長出這種肌肉。


肌肉不出力的時候一律是軟的(肌電圖無顯著反應的放鬆情況下)
應該是耐力型運動選手的慢縮肌纖維在肌肉內的比例較高,肌肉整體彈性"相對"較低,造成你這種誤解吧...
但也不至於低到可以用上面這樣二分法啦...如果有就是過於僵硬,要多伸展按摩了

潘德拉 wrote:
重點在於版友「cha_hong」提出他認識的前輩說「拿重量來取得強度是最愚蠢的」這句話,這句話只對一半,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所以我們不可以這樣說。

如果是像版友「Henderson Xu」所提出來的「肌肉連動感覺都沒抓到,就拿超越自己能負荷的重量在那亂甩藉力使力者愚蠢。」這句話正確也認同。


所以拿重量來取的強度的確是最笨的阿,
因為取得強度最好的方式學習控制肌肉適當的出力,
重量根本就不是重點,
重量完全是一個相對的東西,
拿一個根本不是重點而且不是絕對的東西來強調強度,
的確是很蠢,
很明顯還沒搞清楚重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