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愛的中華小將...在威廉波特拿到了季軍....其實算不錯的成績了...
但是...在過程中...有一些感觸...記得我們狂電加拿大23分的那場比賽...加拿大的小選手們...臉上總是帶著一絲的微笑
可以很明顯地感覺他們在享受比賽的樂趣...反觀咱們中華小將臉上則是沒什麼笑容...我感覺很心疼...
咱們小選手的教練們以及國人似乎給了一些壓力給咱們的小將...
尤其在今天聽中廣的廣播....主持人訪問國內的三級棒球教練...那位教練很明確的道出....他們要的就是勝利...不是享受棒球...享受比賽...比賽的目標就是奪冠...過程就是嚴格的訓練...而非快樂的玩球...聽到這個論點...有點不能苟同
如果在比賽中不能看到孩子們享受比賽的笑容...當初我們送孩子去打球的目的是什麼?變成第二個王建民?第二個郭泓志?....
ethanp wrote:
你講的是沒錯啦,威廉...(恕刪)
少棒階段 應該是讓小朋友對棒球感到興趣 喜愛棒球這樣運動 而不是只看輸贏 比賽本來就會有輸贏 沒人不喜歡贏 但贏不是唯一該有的結果
尤其在美國 是很重視青少年對運動的喜好的 真正做到五育並進
而不是像台灣要麻就要專心只讀書 不然就專心只打球 一切只為輸贏 只問結果 不問過程 這才是台灣教育最大失敗處
台灣過去就是因為都搞精英制(到處去吸收優秀的選手集中到一些學校) 到美國去根本就是賽亞人等級 美國冠軍到遇到台灣 還是一樣像小孩子遇到大人 被台灣修理好玩的 所以後來才被除名 (當然也有因為輸到翻臉加上組隊生態本來就有不一樣)
台灣棒球如真那麼厲害 現在MLB就不會只有那幾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