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決定是關鍵
196cm的簡嘉宏
對上韓國 221cm的河馬 輸25cm
對上伊朗 218cm的艾哈達迪 輸22cm
對上菲律賓 210的黑人 輸14cm
這算輸非常的多
以我之前打籃球的經驗
除非你的對手,天天都可以遇到比你高的
不然你突然遇到比你高的,你會嚇一跳
比如說你180cm,平常可能在台灣三對三,應該算高的吧
算不上巨人,但要遇到比你高的,可能也是嚇一跳
比如你突然遇到一個高你25公分,205cm的長人(就像簡嘉宏遇到河馬的情況)
你180cm正常體重75kg 遇到205cm 正常體重105kg
身高輸25kg 體重輸30kg,這要怎麼打?
兩個都是體重都是他身高的準標值,但因為身高的差距
那力量上,當然也有差距了…
想想看180cm 75kg 如果155cm 45kg要怎麼守?你說155cm要靠力量去守嗎?
你會怪那155cm的球員,說他不是輸在身高,而是力量?
你會說他態度不佳,力量太差了,平常都不練球?身高輸,可以靠力量去贏…
雙方在他的體重都是標準,但因為身高的差距,最後產生力量的差距了
不然你看拳擊、摔角,為什麼要分體重的量級呢?
以上只是舉例給大家參考看看…
身高的差距,其實不只在身高的差距而已
如果兩個人體重都是標準的話,身高越高!力量相對有優勢
另外台灣平常的SBL,平常都遇到最高200cm
你突然遇到220cm怎麼打?我看光210cm就嚇到了吧
看看中華隊的棒球,平常習慣13x的球員
出去比賽150的投手,把我們K假的,就是這道理
這道理就像平常你打三對三
你在公園185cm 80kg算是稱霸稱王,內線無人能守
但你突然遇到高你15cm,200cm 100kg的中鋒,結果會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