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筆者自己求學以及成長的階段當中,可以說是沒有"長時間"穿過任何一雙adidas的鞋款;硬要扯上關係的話,就是曾經跟同學借過當年以Audi TT為概念的"THE KOBE"來打過幾場球。因為年代久遠印象已經模糊了,只對它前腳掌adiPRENE+的彈性留下深刻的印象;adiPRENE+屬於發泡避震膠的一種,不像NIKE的氣墊系列,在靜止的狀態下用力壓不太會感覺到明顯的回彈,但是在較大動作的跑動甚至是跳躍時,它卻是讓你感到在腳下活跳跳。

要說到BOUNCE前,不得不先提到a^3(a的三次方,^是代表上標的符號;a^3唸作"a-cube",本篇文章之後會將其簡化成"a3")。a3這個東西跟NIKE的shox非常類似,同屬於Mechanical Cushioning System(機械力學避震系統),近年來其他品牌也發展出類似的避震系統,如NIKE自己的impax、New Balance的Zip、AND1的Trinity Pro System、Mizuno的Infinity Wave,以及Asics的Kinsei(金星)13代所採用的配置。會有如此的現象,可說是各廠牌也發現到此種系統具有不少優點。

a3最早的設計,是將中底的發泡材質切割成後腳跟的四塊,讓它們可以有獨立的任務運作,如吸震、穩定、導向,再藉由於四塊分割泡棉之上的一塊硬板(transition plate,導力板),將所有的能量與動作做一個整合與協調;而這種由外側提供支撐與避震的方式,再加上棉塊和導力板的接合處,會採用內側低外側高的設計,有助於將力量往中間集中,使得此系統在先天上就具有異常優秀的穩定性。而透過導力板將由腳底而來的壓力平均分散到棉塊上,與傳統中底只有重點受力區域反覆受到最大的壓力相較,發泡材質因長時間受力導致孔隙結構受到破壞而避震衰退的情況,講簡單一點,就是中底避震能力會較為耐久。

相信許多人有過經驗,穿著傳統發泡中底的鞋子,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鞋底會變硬且失去彈性。

即使如此,a3本身的支撐結構仍是發泡PU,時間久了後仍然存在著衰退的問題,因此在精益求精之下,adidas開發了新的a3 structure。a3 structure使用的材質由發泡PU換成θ形狀的TPU。當時曾看過adidas官方的一張圖,是把TPU和發泡PU、EVA拿來做一個衰退程度的比較圖,可以看到TPU的衰退程度遠低於另兩個材質,將它拿來取代a3的發泡PU,則成為a3 structure這個新的系統,可想而知它的耐久性又更上一層樓了。

至於a3 structure的TPU結構是如何避震的呢?想像一下,當θ形的TPU受到壓力時會變得較短胖,中間"腰身"的地方會被拉長,位於腰身兩端的相接處附近,會產生極大的張力,就像橡皮筋你拉愈用力就會感到愈緊繃(當然a3 structure的變形範圍是在彈性變形範圍內),因此能抵抗壓力避免它繼續被壓縮,並利用儲存在TPU結構內的能量一口氣反彈而回復原本的形狀。

今天的BOUNCE,則是a3 structure又經過了進化的最新成果。一般避震系統,通常在它的上方還會再多墊一層中底發泡材質,或至少有個厚軟的鞋墊,一方面增加舒適感,另一方面讓由它傳來的力量較為緩和一些而不會太過直接;現在adidas將它們全部整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非常厚的鞋墊,而導力板的部份則將它和足跟罩杯(heel counter)結合且跟避震單元一樣是TPU材質。因此整個生產過程可以簡化許多,降低成本,減少不少黏膠也使其更為輕量化,令人不得不佩服設計者的巧思。

廢話講了那麼多,先來看鞋吧!


[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我是在過年前拿到的,竟然還有附兩包BOUNCE的紅包袋,相當實用又可愛的附件。

[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白帥帥的鞋身不但好看又極易搭配,襯上金色和銀色的細節,讓整體質感加分,有種低調的華麗感。

[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上方以及鞋底也來一張,鞋底不必要的地方全部挖空,更為輕量化。

[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鞋面的壓印處理產生流動般的動感,鞋底BOUNCE的TPU結構呈現半透明的果凍樣,相當可口的感覺!

[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鞋身兩側三條線標誌的下方使用大片的網布,透氣性相當好。

[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後腳跟下方開了個小窗,眼尖的人或許會注意到圖中有一個a3的標誌。

[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晶瑩剔透的BOUNCE結構,兩邊側面開了許多小洞。

[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前腳掌的BOUNCE位於外圈,中間靠近前腳掌內側的部份填入adiPRENE+避震膠增加舒適性與彈性。

[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另外附的一雙鞋墊和它不錯精緻的塑膠袋。

[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金銀兩款鞋墊,後面有兩個V形切口,避免曲率較大的地方產生皺摺而影響舒適性。

[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兩款鞋墊的底部,後腳跟黏著一塊薄TPU,使得腳跟不會因為開了個小窗而過度下陷。

[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換上兩款鞋墊,各有不同的感覺,你比較喜歡哪一味?

[分享] adidas MICROBOUNCE+ 2008 -- 新春必buy慢跑鞋款之一
兩側adidas三斜線的標誌邊緣,是金與銀兩色的漸層融合,能同時與兩款鞋墊搭配,真是美呀!


再來當然免不了要給它品頭論足一番,不管外型再怎麼漂亮,還是需要實際的穿著感來為它加分,才能稱得上是一款好鞋。筆者穿著它進行了三次各5000M的PU操場實測,以及大約五次整天的逛街壓馬路,所得到的結論相信應該是可以更接近客觀一些。

與另一雙實戰鞋款Mizuno Wave Creation 8及平常的走路鞋NIKE Air Max 360 Run相比較,首先是包覆與舒適性方面,adidas MICROBOUNCE+ 2008所採用的鞋面皮革較為硬挺,裡面並沒有太多的填充物,導致包覆感較為不足;不過因為皮革厚度較薄,鞋頭打了數十個小洞、鞋面兩側adidas三斜線標誌的透氣設計,後跟兩側好幾個小孔搭配鞋墊上的格狀孔洞,整體的透氣性比我想像中好很多;反倒是鞋舌的部位裡面櫬了一層類似護踝裡面用的泡棉的材質,雖然有打了許多小洞,但當我跑完脫掉鞋子後,相較於其他部位這裡可以說是最濕的。

鞋墊相當厚又有彈性,後腳跟往上的包覆不得不讓我想起adidas曾經評價極高但突然莫名奇妙消失的Feet You Wear科技的概念之一(據說是因為專利到期後adidas沒再跟專利權人繼續買使用權?),此鞋墊對整體舒適感有不少加分的效果。穿著一段時間後,鞋墊相對於腳底的重點受力區域的確逐漸產生凹陷,但有另一雙鞋墊可以替換,且鞋底材質是使用TPU結構,相信耐久性是相當優秀的。足弓感覺較高一些,前腳掌兩側也稍微有點偏窄,建議有意購入者多花點時間試穿一下比較保險。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雙鞋子的感覺主要是那雙厚軟鞋墊的關係,但當你直接把鞋墊放地上用力在上面踩跳時,會發覺真的差了很多,鞋底的Q軟感證明了BOUNCE的確發揮了它的作用。當你的腳往下壓的第一時間,會感到鞋墊的軟與舒適,再來則是BOUNCE的韌,最後是BOUNCE的彈;比起NIKE的shox和Mizuno的Infinity Wave,它的彈性無疑是更為強烈的,對於消費者來說會比較討好。真正上場跑步的時候,NIKE的Air Max 360 Run有點過軟,會讓我有種需要多花點力氣去離地的感覺,相較之下BOUNCE讓我感覺較為輕鬆省力,同時仍具有相當不錯的穩定性。前腳掌內圈的adiPRENE+高彈性避震膠對彈性也有加分的作用,而且本身發泡材質的特性會較TPU緩和柔軟一些,相當舒適。

雖然外底磨擦機率較高的區域採用了adiWEAR耐磨材質,但為了輕量化讓外底設計整個較薄,外底的耐磨性可能會是比較弱的一項。而抓地力的部份表現個人是覺得只能說是普普,但仍具有一定的水準。重量方面則是相當的輕。

整體來說,adidas MICROBOUNCE+ 2008仍是一雙不錯的慢跑鞋,外型好看易搭配,重量輕,透氣性佳,鞋底表現相當出色,即使包覆性方面可能稍微不足,但瑕不掩瑜。如果你有一刻都停不下來的過動傾向,想要一雙可以搭配衣服穿出去逛街的舒適慢跑鞋,adidas MICROBOUNCE+ 2008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你穿上它以後走個幾步路,你會發現它在你腳底下躁動著,鼓舞著你試著去做一些更大的跑跳動作,這時候你就會發現我說的沒錯。
愛豆
我來支持你了
好鞋評阿
簡直專業
果然是硬體解說達人

祝你工作順利
別忘了
來跟我捧場雙全折的鞋子阿
記得阿
愛豆大大的文章還真是深入呀.....

這雙鞋堪稱是01運動版目前最的慢跑鞋了,如果小弟有閒錢要買慢跑鞋的話,會優先考慮看看的。



對於無法溝通的人,就不需要浪費時間在他身上了。認真就輸了。
看01的開箱文...比看雜誌還精彩...
專頁的文章喔...

愛豆的文章真的很精采,照片拍的好酷。
害我好想要馬上穿穿看,感覺真的很


小Law 推!!!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lawlaw0918 About Me: http://about.me/la
您就是PTT鞋版那位達人嗎!?

照片拍的真好,將鞋子重點部位都有強調出來而且清楚,期望您也能貼文其他鞋款的心得,
像是Mizuno的鞋款個人滿有興趣的。

ADIDAS這款避震系統似乎滿棒的,對於NIKE的氣墊又愛又恨,但高昂的價格使我敬而遠之,
現在都投入Mizuno,至少價格感覺比較合理。
挖,

親愛的大大,你寫的太仔細了,

照片也拍的很有特色,

希望你繼續加油喔!

我們也會繼續支持你的!!

真是一雙2008年必敗的運動鞋

論功能,論造型,論舒適度,論搭配

都是一雙直得的好鞋

就等大家去敗來穿穿看囉

見証一下愛迪達的新技術
人生是遊戲, 遊戲過人生。
先感謝大家的回應...

不敢說什麼達不達啦...只是很個喜歡鞋子的傢伙罷了...
跟許多超專業的的前輩比起來我可差得遠了...
這兩三年我是比較常出沒在勘履者就是了...

以往本來我很討厭慢跑...因為覺得實在太孤獨太無聊了...
但在服役期間後半段體重不斷直線上升(不久前才自海軍新訓中心退伍)...
海軍根本就不操體能的...至於游泳嘛...過了夏天後就不想碰水了...
另一方面沒時間打籃球...也沒有球友...
為了健康著想重操起當時幹訓被硬逼時覺得很痛苦的慢跑...
(不過想起來還是泳訓比較恐怖...感覺每天都像在跟死神搏鬥... )

一年前本來我1600M跑完都感覺要掛了...
幹訓期間被逼著每天跑3000M...慢慢習慣了...
但隔了好幾個月沒跑...一開始真的只有痛苦啊...
那陣子我靠著無比的意志力克服了...
慢慢地...3000M變得很簡單...後來5000M感覺也沒什麼了...

現在發覺當初很排斥的慢跑...其實有非常多優點...
不用呼朋引伴...自己想運動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去跑...
而且時間的利用上較有效率...輕鬆跑個30分鐘左右就可以有5000M的運動量...
平常打一整個下午的籃球恐怕都沒得比...
因此現在會要求自己即使要開始工作了...也要有固定的慢跑習慣...

陪了我一年的Mizuno Wave Creation 8...
相較之下整體來說是最為全面且都有高標以上的表現...
是個人心目中最理想舒適的一雙實戰鞋款...

一年多來的走路鞋NIKE Air Max 360 Run...
鞋底的Q軟感堪稱一絕...舒適度100分...但楦頭實在是有點窄...
且鞋底是過軟了些...實戰上可能會比較適合有此需求或特別喜好的人...
外型上比較實搭好看...是我這段時間逛街的好伙伴...
我這雙是最早的那款...雖然鞋面珍珠皮有用雷射打了許多孔...
但透氣性不算太好...比較悶一些...
後來的Air Max 360 II 改成大片網眼布應該已經改善許多...

至於最新的這雙adidas MICROBOUNCE+ 2008...
包覆感不足可以說是它最大的一項弱點...但其他部分則都有水準之上...
尤其是鞋底的彈性十足令人驚艷...喜歡彈來彈去鞋底的人應該會尬意...


在體驗過Mizuno專業頂級慢跑鞋後...開始也想嘗試Asics的鞋款...
Gel-Nimbus 9和Kayano 14看起來都好讚啊...
Kinsei 14不知道是不是也快要出了?都好想殺啊...不過實在有點貴...
愛豆

Gel-Nimbus 9和Kayano 14

記得你的誠諾阿

OH YA

你要準備來跟我買全折了



情人節愛豆不陪我

半夜三點打不通

一定有問題


我已經有證據了 愛豆

你跑不掉的

我有黃色小底褲證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