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於政府打算對機車"顏射管"祭出條款規範
小弟有一些淺見想要說
其實汽機車改裝工業並不是一個不值一提的領域
相反的其所帶動的工業研發水準和經濟效益是相當可觀的
台灣一直沒有自己的完整汽車工業
這點並不令人意外
但是台灣要發展汽機車改裝工業是絕對有其技術能力與背景(台灣有相當多的汽機車零配件出口)
以機車排氣管改裝廠來說
雖然目前市面上赫赫有名的排氣管品牌大多為該國已經有相當成熟的機車工業與賽事發展
例如:義大利TERMIGNONI MIVV ARROW
日本MORIWAKI YOSHIMURA NOJIMA K-FACTORY
斯洛維尼亞AKRAPOVIC (不是很確定 有錯請指教)
法國DEVIL (不是很確定 有錯請指教)
但如果台灣可以有正常環境發展相關汽機車改裝零配件產業
一來可以提升產業水準 避免和中國工廠搶食after market的便宜市場
而來輔以台灣的速克達研發技術應該是大有可為才是
台灣政府限制很多汽機車改裝合法的上路 卻對於其製造與進出口不予禁止
背後除了課稅以外 考量相關產業從業人員的經濟也是一個因素吧!
試問一根音量分貝值在環保規範以內+不會顏射+有效提升性能+不會鏽蝕+防燙蓋按法規設置+含有觸媒的排氣管
禁止安裝是要做什麼? 禁爽的嗎?
立法強迫大家用原廠的會生鏽的排氣管 不正是圖利特定廠商嗎?
以一輛125國產速克達售價已達六七萬而言
一根符合法規的鈦合金排氣管賣個一萬
我想會消費的人所在多有
台灣政府應該做的是鼓勵改裝產業發展 並優化投資環境
並且同時設置類JASMA的機構來對產業的發展做出限制與規範 避免危害道路安全的產品在市面上流通
而廠商也應盡應有的責任"確實告知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是否合法"
例如TERMIGNONI會告知消費者該排氣管是符合排放與噪音法規的產品 或者是FOR RACE ONLY
硬裝上賽道專用產品而在街上被條子抓 應該也沒人會同情吧!
若台灣可以像日本一樣
條子臨檢時是以辨識改裝品上"JASMA號碼"來查證
而不是用量角器和分貝儀
不是既文明又方便嗎?
台灣不是只能生產電子產品吧!
補充:政府對HID的規範 個人甚表贊同
重點不是限制產業技術發展 而是符合道路安全
所以發光原理不是重點 只要光型與色溫符合法規 就可以變更行照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