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國家高速公路 : 澳洲

快速道路我騎的很安心,只要汽車不惡意犯我...

不知道那位網友是在怕啥??????

台灣最恐怖的道路就是慢車道.....

有那麼多駕照不代表懂交通...


平面道路取消車種分流,高速公路開放重型機車行駛....
mika77 停權中 還我小綿羊安全的路權

mika78 wrote:
不知道那位網友是在怕啥??????


是怕你不小心雷纏
還得閃你
高速公路車速很快
很容易把你碾碎
就算有戴安全帽
相信你媽媽也認不得你

我沒重機駕照
就連摩托車也拿去報廢
只開四輪出門
線再騎車開車上路就是一句話....
尊重嗎~
你不互相尊重~再好的政策都是亂
改革.....先從考駕照開始吧....再來是路面
騎過車的應該也知道
2輪的路權真的很不被尊重
個人淺見 想想吧
交通部的"官"
有多少人是騎車上班的
有多少人是坐車上班的
有多少人是開車上班的
是不是要學重機一樣爭路權?
看各位的討論了...
開放的話我認為中和以南還好
你上下班時間你騎機車在北二高隧道塞住不會瘋掉才怪
注意喔
隧道禁止變換車道喔
時速只剩20~40左右
好換雪隧
平常還好
假日騎進去長達12KM的隧道
一開始時速20~30有時候時速表根本不動而且要騎將近5KM左右
聽聽廣播叫大家快一點
才開始慢慢的變到60+
不過已經快到出口了
雪隧溫度很高
冬天還好下天外面30中間路段快40+
如果塞車的話那.....自己想吧
好那中和以北不開放
改中山高
不好意思
以下上班來做模擬吧
在泰山收費站的上下班盛況只能說我看到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辦

加上前陣子新聞有報導
有為騎士騎上還沒開放的高速公路路段
出了狀況了
我想已經有人做出不好的示範了
所以鎖不鎖國~有沒有救
國家要不要開放
等交通部做決定吧
我也不知道
至於平面道路
我只能說~~發揮各自求生本能吧
小弟有那麼多駕照真的不代表懂交通.但是唯一懂的是這種口氣對於開放路權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ceeann wrote:
開放的話我認為中和以...(恕刪)


塞車不會出事
不塞車才會死人
早晚會開放啦,放心使用交通建設吧!

擔心啥....真是的!

法律附帶決議,交通部須在兩年內(98/08)檢討開放高速公路,當然政府可以當看不到.....

反正早晚還是要面對問題,政府逃避不是辦法!


違規事項建議政府全面使用攝影機加照相機取締!最好每個紅綠燈都裝照相機抓闖紅燈!
mika77 停權中 還我小綿羊安全的路權
黑狐 wrote:
.交通規劃地不完善....(恕刪)

開放六年了

措施像一個禮拜之內逼繳出來的,那WTO開放到07年11月開放前這段時間交通部作了些什麼捏?

挑路線試辦,挑兩條側風相當大的新竹台68跟台72是什麼涵義捏,科科


台灣機車大國嘛,只搞得出代步速可達

因為環保署曾經禁止計畫2行程引擎以及柴油引擎,搞得引擎技術發展嚴重落後世界各國
(烏賊車咩,但是現在都被技術克服了)

說保護嘛,有啦,關稅障礙擋掉一些進口車,不能掛牌擋掉重機;說絆腳石嘛,有啦,機械工業發展的停擺




政府的腦殘事蹟頗多的,要繼續說下去嗎?二段式左轉這部份要不要複習一下~

二段式左轉是參考日本同樣設計的移植設計(二段式右轉)

日本是依據車速分流,而50cc以下機車動力限制於50km/hr以下,二段左轉是〝額外〞為了這些小族群設計的

所以只會在最外線行駛,不會跨越分流線到其他車道

不會跟其他車輛有交錯的問題



而移植到台灣之後,依據交通部便宜行事的基本原則

機車=慢車,慢車就趕到外線去,根據交通政策上機車能行駛的
(根據所擁有的路權,排氣量<550cc的叫做慢車XDDDD)

最內線禁行機車之外,中線混車道跟最外線機車優先道這兩塊區域

遇到路口有待轉格的時候就會發生交錯問題

別懷疑,這問題是交通部惡搞道路交通才誕生的~噗

你可以到各地方看看二段式左轉的待轉格畫得多有趣



行人走高速公路嘛,如果你能高速跑步到最少時速60公里持續一小時以上這是個不錯的提議

國情不同只是政府用來矇混的藉口而已
可以裝阿
錢在那......
連一小時只有小貓兩三隻會經過的道路也裝嗎?
中南部的有些道路到半夜除非假日根本不會看到半台車也裝嗎?
人才是重點
機車不是重點
eetwo wrote:
黑狐 wrote:
高速公路沒有所謂的路權,高速公路最初的設計是為了縮短貨物運送時間讓一些由南或北部港口貨物快速到達加工出口區或工廠所興建,所以高速公路的路權是大貨車,拖板車與大眾運輸, ,



工廠都外移
那來的加工出口區
南北港口都沒貨輪停靠
這些拖板車要送什麼...(恕刪)


大家可以不要再回這位112仁兄了嗎?他分明來亂的
別人的發言都沒在看的,自顧自的損人覺得好像很自得其樂

黒狐兄上面沒提到〝最初的設計〞幾字嗎
當年十大建設甚至更早時,甚至後來南橫、蘇花都是為了貨暢其流、運輸所蓋
難不成為了海線或中部山區的少數人上學上班就這樣耗費國力開路啊
還是民國60幾年甚至更早時台灣的工廠或產業就外移了?說來聽聽啊,大家都很好奇啊

拖板車送什麼?
跟貨輪一定要有關係嗎
南貨北送
北或南送沒聽過嗎
拖板車載的東西一定得外銷就是了嗎?誰規定的?


前面才在說什麼國外民情不同不能直接移植國外的規定
馬上就舉一個什麼美國紅燈停止的問題
隨即就被網友糾正了就很好笑了
自己前面才說各國國情不同不能同一歸類
話才說完馬上拿磚頭砸自己的腳
勸人多存點錢去國外看看嗎?
我才要勸你存再多一點
不要存剛好夠租百事達好莱鎢電影的錢
就說自己去過國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