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2月10日起暫停台灣服務

ctk2144 wrote:
沒有說要把uber留下,只是政府在打非法前,須先改善整體小黃品質..(恕刪)

你這邏輯根本就是倒因為果
因為小黃品質不好所以可以非法營業
你要不要乾脆說銀行態度太差所以開放搶銀行好了

ragexyz wrote:
你這邏輯根本就是倒...(恕刪)
服務差跟搶銀行更是2回事,拿餐飲業來比較還比較適當不是嗎?
今天你開了一間餐廳,原本生意很好,直到某天隔100公尺的地方開了一間一模一樣的餐廳,服務好、裝潢也新,過不到一個月,你的生意減少50%,才發現原來是他的因素。
所以你也提升服務品質跟重新裝潢,但是客人還是沒有回流,此時才發現他是違法營業,所以就儘可能去檢舉他。他過了一段時間,受不了被罰錢所以關門,客人雖回流了,但是都會比較。

在這之中,你是否在爭鬥的過程中學到了什麼?
Uber的經營,原本就是一種違法,違規,投機取巧,假借共享經濟的名義來鑽法律漏洞的逃漏稅組織,政府也對Uber公司多次的三令五申告知他們要來辦理運輸業公司登記,Uber就是不肯辦理, 一直強行辯解自己是資訊業的公司,營業項目只是提供共享經濟而已。在Uber公司規定的制度之下,Uber司機每向乘客收取100元車資,就要被給Uber公司抽取25元,這25元全部都要先以信用卡刷卡消費,先將款項匯款到美國去,不會留在台灣製造經濟繁榮與貨幣流通,反而是直接的剝削了我們司機的薪水,各位試想看看,如果每年Uber在台灣有200億的營業額,就年就有50億要匯款回到美國去, 四年下來台灣已經損失了200億了,這種商業行為就是在嚴重破壞台灣的經濟,掏空臺灣的金錢,而Uber公司拒絕辦理運輸業公司登記,也不依照法律繳納應繳的稅金,更不肯為每一位乘客,司機與車輛辦理應有的保險來保障大家的權益,如果發生車禍你沒有任何的保障,你只能默默的哭訴,抗爭,哀號,然後再來埋怨政府為什麼沒有好好的嚴格管理Uber作公司登記,他們的司機沒有經過國家考試,所以沒有該有的職業駕照,執業登記證,坐他們的車,如果發生車禍完全沒有任何理賠,因為他是自用車拿來當營業車,這是一種極度冒險而沒有任何保障的消費行為,他們有一些是你所不知道的素行不良前科犯,或是行為能力有偏差的怪異人仕, 只是包裝在Uber公司花錢所作的精美廣告與完美的置入性行銷上面,而車身上面也沒有任何標示告訴你他是Uber「「 Uber公司在台灣從來就不敢將Uber標籤廣告貼在他們的車身上面,告訴大家這就是Uber」」,很多客人座上他們的車就曾經被索取過高額的清潔費用,被調戲,被吃豆腐,甚至被性侵強姦也時有所聞,請看下面的真實案例,「 「 台灣首起 撿屍女乘客 Uber司機吃官司
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c3b65d2a640de3a6b083d0533c53258cf55ff24ffd333c024ae3a5285700deb5?openExternalBrowser=1 」」。如果你支持Uber搭乘Uber你就是破壞台灣經濟的幫兇,幫助違法公司在台灣犯法的氣焰,更是幫助Uber公司來剝削我們司機的薪水,成為血汗司機破壞我們的經濟繁榮, Uber公司很有可能在台灣海削一筆後,立刻假借各種方式撤資離開台灣,搭車一定要搭正規的計程車才是最好最有保障的選擇,小黃司機與各家車行或是衛星車隊,他們一定都是按照政府規定去考職業駕照,去考執業登記證,接受政府的管理,接受警察局的考核與審驗,他們也一定是在台灣消費,他們一定都是根留台灣,把金錢留在台灣流通,這樣就能促進我們的國家整體的經濟繁榮,幫助大家安居樂業穩定社會發展,你幫助別人別人幫助你何樂而不為。不要再被Uber糖衣毒藥的置入性行銷給騙了,繼續搭乘那種沒有合法執照合法保險的違規白牌車,你如果繼續支持這種違法違規的假外資企業,你就是在害人害己。你是要當一個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強力助手,還是摧殘台灣經濟的劊子手,你自己去想一想吧!
ctk2144 wrote:
服務差跟搶銀行更是2回事,拿餐飲業來比較還比較適當不是嗎?
今天你開了一間餐廳,原本生意很好,直到某天隔100公尺的地方開了一間一模一樣的餐廳,服務好、裝潢也新,過不到一個月,你的生意減少50%,才發現原來是他的因素。..(恕刪)


我舉的例本來就不適當
只是要突顯你的邏輯有多無知而已

既然你要舉例
我就用你的例子來說明
在一個風景區開了一間餐廳(舊餐廳)
餐廳位處商業區
登記商業用被政府控管
所有銷售行為一切合法
雖然餐廳偶而會趁旺季時偷偷哄抬物價或是有時店員服務態度不佳被投訴
但至少大部分時間都奉公守法
就算真的出了大問題
政府還能依法處理

現在附近新開一間新餐廳(新餐廳)
打著座落美景第一排還物美價廉
更重要的還強調點餐過程完全電腦化
走高科技路線
生意旺到不行
結果被踢爆是在水源保護區才能美景第一排
然後為什麼可以在水源保護區
因為登記農業用只能農業種植
本來就不能開餐廳營業

後來政府介入協調處理
最後政府願意接受業者強調的
這是創新經營模式在國際化之下這種轉型是必須的
所以政府努力協商最後訂出一套讓舊餐廳轉型又開放新餐廳納管的法案

政府開出兩個條件
希望新餐廳既然座落水源保護區就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水源保護設備
另外必須登記為商業用接受政府控管
結果該死的新餐廳兩個條件都不接受
還一直罵政府不願意配合國際化的創新轉型更直罵舊餐廳太爛才會被鬥倒
以上就是你舉的案例套入實際情況的實情
pondudu76777 wrote:
政府也對Uber公司多次的三令五申告知他們要來辦理運輸業公司登記,Uber就是不肯辦理, 一直強行辯解自己是資訊業的公司,


可是Uber明明就是一票寫app的工程師不是資訊業嗎?叫他變成車行?

車行名下要有車,他沒車吧!

要靠行?也沒車靠他行吧!

uber登記車行有何好處

1.旗下車免牌照燃料稅
2.油價高還可以領政府補助油錢
3.稅金依車行模式算...少到不行XD

好像其實更爽喔!

大家的稅金還要補貼給計程車跟UBER


ps.大家有沒有想過若是google 推出uber app會是什情況?叫google登記成"車行運輸業" ??????

ragexyz wrote:
我舉的例本來就不適...(恕刪)
舉的例子不錯,但是小黃的確從uber那學了不少,不是嗎?

只能說台灣法令的確不適合uber,但他的出現確讓原本不願意創新、進步的行業變化,如果沒有uber,現在的小黃可能還不能用信用卡勒
GOGOGO999 wrote:
可是Uber明明就是...(恕刪)


笑掉人家大牙了 !

台灣大車隊名下有車嗎?
台灣大車隊是車行給靠嗎?
那家車隊沒有工程師幫寫APP ?
人家不是照法令登記為交通運輸業。
ctk2144 wrote:
舉的例子不錯,但是小..只能說台灣法令的確不適合uber,但他的出現確讓原本不願意創新、進步的行業變化,如果沒有uber,現在的小黃可能還不能用信用卡勒.(恕刪)


每一個國家的法令都不適合uber

當政府介入協調處理時
在臺灣的uber是不願意配合
選擇繼續違法
有競爭才有進步
這是消費者所樂見的
身為消費者樂見業者互相競爭
就好比現在的電信業者一樣
互相的競爭才有今天的低費率吃到飽方案
但競爭的前提是至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
遵守同樣的遊戲規則
而不是違法開外掛破壞遊戲規則
再來怪裁判抓你開外掛鎖帳號

在星空下 wrote:
一堆回文的真的理盲又濫情又不爬樓
Uber違法在先還要先罵政府不處理酒駕
2樣事能混為一談真佩服酸民的邏輯

還有Uber中國合法不代表有中國多進步,不過是中國政府說的算又一樁而已



政府對Uber的罰金頗有魄力的

*遠通電收的交通部罰金
*慈濟違法開發案
*日月光污染事件
*頂新集團的黑心事件

你有在看新聞嗎?
好多事情,我都以為台灣沒有政府了咧...
別打臉 wrote:
小黃素質差 → 妖魔化所有計程車後,自詡清新的Uber就可順理成章的取而代之。

每個Uber的討論串總不離這兩個議題,無非是Uber串聯旗下駕駛導的風向罷了。


也沒妖魔化啊!但事實就擺在那邊...
踩雷的機率高太多了!坐幾次還OK的計程車,就趕快拿名片
免得下次隨招的計程車很雷。

況且Uber也只有三大都會區有而已
鄉下的計程車根本就爛到根...

拿花蓮來講好了
花蓮計程車無法隨招隨停
是call車行叫車的,所以路上的車
要不是有載人,就是正要去載人
然後一路衝衝衝....
我搭過幾次,每次司機的臉跟上面的職業執照 完完全全不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