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反應了一個問題:就是台灣的道路規劃非常草率。反正道路標線在畫設都很簡單,一條雙黃線放中間、車道線一路畫到底就結束了。正確的設計要搭配「槽化線」引導車流匯入,然後才有空間做出左轉專用道。不是一條線直直的,甚麼也不引導就要駕駛人情味匯入車道,相關單位的官員根本就不適任他們現在的位置,也完全不尊重自己的工作。
國外考照教得方向燈使用方式欲變換車道或轉彎 -> 喵後照鏡 -> -打方向燈 -> 不影響車流的情況下減速 -> 回頭確認盲點 -> 變換車道若是要轉彎則在可以轉彎的地方等待燈號, 若沒有轉彎燈號, 則必須禮讓對向直行車及要轉入入口的行人, 再轉彎.在台灣, 的確有很高比例不打方向燈 (讓周遭車輛甚至行人猜不透你到底要去哪裡)再不然就是到達左轉線尾端車都已經停下來了, 也沒打方向燈 (正確來說應該是先打方向燈再慢慢往左轉線排隊)或是右轉也不打方向燈 (如果早打, 橫向車流或是行人知道你要轉彎, 就可以安心先過...不是大家更順暢嗎?)
突然覺得台灣人好可憐有這種低能政府連交通規劃都不會轉彎專用道這麼基本的也不好好設計直行到一半突然變成左轉道是三小還要右切進去擠讓左轉直走右轉全部卡在一起沒救了交通部...可以多跟歐美日本學習嘛每次去日本自駕都覺得超舒服的
如果是樓主說的這種情形我會提前先輕撥左方向燈讓方向燈閃三下,提醒後方車我待會要左轉,有在注意前車的人就會切出去了,沒在看的我也幫不了另外我不只是在直行左轉混合道會這樣做,即使前方有左轉專用道(要往左切的那種),我也會先提醒後車因為一方面我前面就要左轉了,我不可能把車速拉到車流速度,就是滑行甚至持續減速,提醒後面你趕的話就切出去吧。且台灣的左轉專用道常排到滿出來擋住直行道,所以我先告訴後車我要左轉,如果前面專用道看起來已經快滿了,表示等下我會擋到直行道,那你看苗頭不對也快切出去吧打方向燈是很重要的溝通工具,不只是告訴後面我要轉彎了,後車看到我閃方向燈,也自然會預測我待會的動作肯定是減速,路上行車不要做出讓人無法預測的行為,充份把自己接下來的動態傳達給其他用路人,也是保護自己的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