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一次通過那麼多車
為什麼路口要淨空,就是要順暢
待轉區機車太多綠燈後卡直行車效率就差
除非直接轉能夠消化掉待轉過多的車
不然不強制待轉太多依然還是卡一堆車在待轉
但內線本來也是滿的,基本上也容不下機車
要平權就是一起排而已,相信多數人會想回來待轉的
利用空間在車縫,如我貼的圖
你覺得效率會更好嗎?全都卡在一起
本來綠燈一亮就跟著前車走
機車並排,開車的不敢快,距離抓得遠
深怕一不留神就一台機車鑽進來
不但汽車快不起來,鑽車的機車沒快去哪
都輸在人的反應時間上
看了那麼多大家只是在講要平權
不然就罵別人也不守法
都沒人跟我說直接轉好在哪?
對整體用路人有沒有幫助安全有沒有提升
一樓那三點是我覺得不急著開放的原因
好像沒人有可以說服要開放的理由
如果什麼都要平權也開放砂石車進市區好了
運將大哥也不會吵這個,他知道他進來對交通沒好處
開放直接轉好在哪?感覺就只是自己爽而已(想要平時更方便)
車多把所有車道塞滿滿時,受不了的再跑去待轉
edgar!!! wrote:
都沒人跟我說直接轉好在哪?
對整體用路人有沒有幫助安全有沒有提升
先說 路權團體所訴求的是 "廢除禁行機車、不強制待轉"
那為什麼禁行機車跟強制待轉會是綁在一起的呢?
原因很簡單 當你不讓機車行駛在內線的時候 機車就只能用待轉的方式才能夠左轉
簡單來說待轉其實是為了要解決禁行機車 讓機車無法左轉這個Bug 所以才存在的規定
那 待轉的壞處在哪?
我們假設一個狀況好了
你今天開著汽車在北市馬路上面 然後下一個路口你打算左轉
你會怎麼做?
不就是 打方向燈切到內側車道 然後排隊等左轉
正常人都是這樣開車的 左轉靠左 很直覺吧?
但騎白牌機車的人不是喔
假設騎士本身騎在二線道的內線車道好了 (二線道以下大都無禁行機車)
那這個騎士要左轉的時候 他如果依循汽車的駕駛方式 預先靠左
但當今天靠近路口 他發現路口掛上的強制待轉的牌子
那就必須要切換到外側車道 並且待轉才不會受罰
無形中創造出了 沒有必要的車流交織
記住 每多一次車流交織就多一個意外的機會
那相對應的 如果他原本想要待轉 但發現這個路口根本不用待轉
不就又要切到內線車道去 又一次無必要的車流交織
更可怕的是 這樣的政策在全國各縣市都不一樣
不熟的路 你根本就不知道下個路口到底能不能直接轉 還是需要待轉
搞的用路人無所適從
所以你問我這對騎士的好處是什麼? 我會回答 統一的交通政策 不需要轉彎還得要考慮這麼多問題
那 若實行上面的政策 長遠來看對開車的駕駛人有什麼好處?
你有沒有遇過當你開著車想要右轉的時候 結果你右側依然有一堆的直行機車?
這就是政府長期宣導機車騎外側下的產物
開車的要閃這些硬要靠右直走的機車
然後騎車的就只能騎在外側充滿不確定性的道路上面
而且也因為這樣的宣導 創造出一堆天天大外割的三寶
然後政府看到統計數據 再去指責說機車很危險?
左轉靠左右轉靠右 車向及車速分流 駕駛人也好預測前方車輛的動態
這是我認為開放的好處
當然開放必須要是循序漸進及要有足夠的宣導才行
交通政策的目標 不就是要用 "非達爾文" 的方法消滅掉路上的三寶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