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就是ACC的設計缺陷,怪駕駛人是怎樣?

ACC :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主動式車距調節巡航系統
台灣也翻成自動跟車

但, 這不代表是全自動 (Fully Automatic Cruise Control) ,
如果是全自動, 那就不需要人介入
但這只是主動式, 代表人還是要盯著

或許太多人被"自動"跟車, 這字面上的意思給矇了
因為英文來看根本沒有自動二字, 只是台灣人根據功能性上翻出
wkh2006
[跟車]也是誤導。還有人以為真的會[跟]前車跑。
起源超新星大爆炸 wrote:
如果只有一兩個駕駛人開啟ACC之後撞車,那便可以怪駕駛人自己不小心。

問題現在是一堆駕駛人開啟ACC然後撞車,這很明顯是ACC的設計缺陷了。

應該要做的事是,利用輿論力量敦促車廠改進ACC,把沒辦法辨識防撞車的致命缺陷改好,這樣才能真正保護駕駛人。

怎麼看到的網路車友都是反過頭來怪駕駛人應注意而未注意,一副當資方打手的嘴臉?

不覺得很好笑嗎?

里斯特 wrote:
如果只有一兩個駕駛人煞車之後追尾,那便可以怪駕駛人自己不小心。

問題現在是一堆駕駛人煞車之後追尾,這很明顯是煞車的設計缺陷了。

應該要做的事是,利用輿論力量敦促車廠改進煞車,把沒辦法辨識防撞車的致命缺陷改好,這樣才能真正保護駕駛人。

怎麼看到的網路車友都是反過頭來怪駕駛人應注意而未注意,一副當資方打手的嘴臉?

不覺得很好笑嗎?


如果只有一兩個駕駛人因為A柱死角發生車禍,那便可以怪駕駛人自己不小心。

問題現在是一堆駕駛人因為A柱死角發生車禍,這很明顯是車體的設計缺陷了。

應該要做的事是,利用輿論力量敦促車廠改進車體結構,把A柱會產生死角的致命缺陷改好,這樣才能真正保護駕駛人。

怎麼看到的網路車友都是反過頭來怪駕駛人應注意而未注意,一副當資方打手的嘴臉?

不覺得很好笑嗎?


下一棒就位~
CcCManCcC wrote:
第二起如果不是國道但...(恕刪)


我們在說的不是內側車道嗎?

你一下拿省道,
一下拿外側工程車,

你知道外側工程車跟內側工程車規範不同嗎?

你怎麼可憐到一直扭曲事實阿?
看海成花 wrote:
我們在說的不是內側車(恕刪)


阿不是覺得國道工程不會出包
阿不就出包了
拿新聞給你現在又拿影片給你,又改爭議外側??
可憐吶


對了

"在交通管制守則當中也寫道若路肩寬度不足,或者無路肩路段,最後這輛標誌車可以免設,或者另尋適當位置設置。"

我那邊是山洞出口,山洞內本身沒路肩阿,的確可能沒設標誌車
所以我說的也無誤阿,我就沒看到


好啦,我知道你嘴不過只是想嘴,反正這種心態我了解,不管別人拿出什麼,永遠有別的理由

就是無窮盡的找地方想要嘴
這樣封鎖你算了
CcCManCcC wrote:
阿不是說國道工程不會...(恕刪)


又造謠抹黑我了…?
我回那麼多篇哪句話說高公局不會出包?

我只是要你拿出證據來說內側移動施工沒放提醒車的證據,
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結果你一下拿省道一下拿外側,

你是不是除了說謊造謠抹黑阿Q精神之外就沒其他功能了?
看海成花 wrote:
又造謠抹黑我了…?我(恕刪)


掰掰,小朋友,還是封鎖你好了,反正你只是為了之前被國道內側法規給咬得死死的爭議不過
現在找地方想要轟回來而已
起源超新星大爆炸 wrote:
如果只有一兩個駕駛人(恕刪)

明明知道ACC還有瑕疵
你就完全放著讓有瑕疵的車子自己控制駕駛
還敢說你沒問題!!!
ee21 wrote:
ACC :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主動式車距調節巡航系統
台灣也翻成自動跟車

中文確實翻不到位,
但自動跟車的前提也要前面有車呀,
出事的駕駛,
很多都是習慣慢速龜在內線,
導致前面完全沒有車可以跟才出事的.
wkh2006
建議丟掉[跟車]這兩字,A C C僅能前車減速跟著減速而已
知道有缺陷還濫用?

而且哪間廠商說開了ACC你就可以在車上睡覺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