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車輛的操控性藉由簡單的調整達到最佳狀態~~~

Roger17Chen wrote:
原來台灣的道路沒有美...小弟有個疑問,若是只有5萬左右的預算,女王孩子父母又一直抱怨每次去山上玩就是很會晃暈到吐,不過轉彎時輪胎倒還不會打滑,那應該怎樣改善車子的操控呢??...(恕刪)

Roger17Chen wrote:...(恕刪)另外車尾越重的(如常載人或有放重低音)因為重心較偏後,所以也需要較粗的後傾桿~~ 正確的底盤設定順序應該是找出重心後先調防傾桿,然後再用彈簧來細調,然後用阻尼來修正~...(恕刪)

小弟不大曉得樓主是開啥車,不過我想樓主應該蠻想要那一台傳說中的自家用藤原豆腐練技術專用車才對.
不過說真的以影片中那台老MINI的輪胎及煞車設定下去全力衝刺跑山路的話應該蠻刺激的
聽說這台無空力套件的黑色箱型車是 Roger Chen 設定的!!! 車主家裡沒半個人會暈車!!

Jaku 峠
台南溫仔 wrote:
小弟不大曉得樓主是開...(恕刪)


請參考這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2&t=531241

如果沒換的話.

udtwn wrote:
請參考這篇. htt...(恕刪)


7人座的胚摸系.............. 我看樓主應該是每次出門都坐滿7人.... 難怪會這樣
MR. R 消失了......
-SUBWAY- wrote:MR. R 消失了....(恕刪)

消失.....沒關係啦 你拿把樹枝朝他可能處在的位置戳一戳,如果戳到痛處且他又有想到新的詞句自然就會復活了.
 討論區嘛.....就是要把自己所知的拿上來討論呀,這樣才能知道自身所學是否已到頂峰,畢竟一山還有一山高,再說多多討論是非對錯也可增加自身所學和後進之人及我等門外漢的知識資訊,一來可拯救許多坐井觀天之人、二來我等也可坐收隔山觀虎鬥之慘烈戰況,何樂不為呀呵~呵~~呵~~~(只是目前似乎是MR. R屈居下風)
這講話跟回文的樣子有點像攝影版那個啥『窮人世界級商業攝影』...........
老了不是很記得....邊看邊按下回覆上來透口氣
繼續潛水
一個積功德有福報的事業,就算我們通通沒有賺到錢好了,我們沒有月入百萬好了,難道我們台灣人民不需要健康嗎
fr441910 wrote:
這講話跟回文的樣子有...(恕刪)


真的有認識一個不怎麼有錢的人在弄商業攝影
就租房, 三餐能溫飽 的月光族
只能說, 他拍的照片真的很犀利
而且...那還不是他的正業
用鳥鳥的像機拍雜誌封面照(當過一陣子雜誌編輯)
最近幾次想參加比賽, 像機一拿起來...靠, 畫素不足...放棄

只是~攝影我沒多大興趣
不知道你說的那篇確實內容
我的主題歡迎討論LDS,但是我不跟豬打架~一但發言讓我覺得無法溝通/酸的沒內容,一律黑名單伺候.
這篇文雖然有點久了,
但最近有個朋友的理論,
竟然跟樓主Roger說的近似,
讓我不禁想發文。

我有一個受過國外正統賽車學校薰陶的朋友,
他師父就是國外正統賽車結訓出身的盧政義,
他說正式比賽車,都要對自已車輛的四輪秤重,
找出重心後,再對四支避震器去做調整。
然後實際上路後再進行微調。

我保證他不知道樓主Roger是誰,
因為他還問Roger是爬山還場地車手。


至於Roger說的簡單調整法,
對我來說,是蠻簡單的,
因為我的原廠手冊就有寫前輪荷重和後輪荷重,
自然很容易算出前後的重心。

再搭配有ARTC測試過的綠色透明防X王(我猜是俗稱的優力膠材質)
非一般汽車百貨賣各種顏色不耐用橡膠材質的軟質彈簧緩衝墊,
安裝只要20分鐘,
就可以算是蠻快速又簡單的調整了。
對一般人來說,夠用了。
這影片證明了一句車界流傳一百多年的名言:

[沒有不好跑的車,只有不會調的人]


看到竟說[無空力套件的黑色箱型車]就知道是完全不懂[地表效應Ground Effect]的外行人....

看不見的底盤整流下壓效果是車頂大翼的數倍效果,請詳見保時捷917~~

全場空力套件最誇張的應該就是那台箱型車,因為他沒裝後檔,
表示是利用車尾巨大的真空帶來將車底抽成真空形成巨大的下壓力,
所以過彎根本還是油門到底就對了,這樣要是還跑輸才奇怪....


另外,Premacy與福特馬自達車系底盤乃是敝公司老闆兼恩師多年前擔任美國福特首席設計師的作品,
我當然是用自家產品啊~~

要是連自己都不開自家設計的車,請問消費者敢開嗎??
Roger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