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會設立熱感應式偵側器
可偵側自用小客車車上乘坐人數

重點是,設定那?固定地方還是非固定偵測,整個高承載專用道有幾個設備取締

內側常常看到「內側車道為超車側」都可以被龜車無視了

那個高承載專用道,還寫在地上,還不是被無視

我想國道倒不如設計一個在內側的「龜車專用道」

把龜車全集中在內側

我們要超車也不用在那切換車道超來超去了,每天看了龜車擠在內側道煩都煩死了

雖然我是一路開外側順暢到下交流道

吳小胖1229 wrote:
據說會設立熱感應式偵...(恕刪)



adorme wrote:
高乘載專用道是沒辦任...(恕刪)


這就是類似美國的car pool的概念吧
很好的政策
昨日的一個情況, 是我開在HOV裡, 時速表上115了. 但我前方沒車, 後方的車, 居然一直閃我燈....
後來他就在雙白線那切出去, 又切到我前方了...


回程次走了HOV, 前面是一台遊覧車, 時速只有60.... 開在他後方... 不能切出去, 又只等慢慢跑.....

adorme wrote:
高乘載專用道是沒辦任...(恕刪)


有人提到重點了 高乘載專用道是沒辦法任意進出的
從中壢到五股二十多公里只有三個路段可以讓您進出 不然就罰六千
再加上只開放給三人以上小客車 計程車 還有遊覽車
多半是屬於穩定駕駛的車輛 一旦遇到超穩定超淡定駕駛的時候
HOV真的會比較快? 我想應該是比較能夠考驗駕駛人的耐性...

亞豪 wrote:
有人提到重點了 高乘...(恕刪)

所以未來高承載車道是否該設定最低速限為80km以上,不然遇到60km慢慢開的車不就暈了
eric62 wrote:
所以未來高承載車道是否該設定最低速限為80km以上,不然遇到60km慢慢開的車不就暈了
全部高架車道都設定是高承載車道不就好了?

Terrencesylphy wrote:
全部高架車道都設定是...(恕刪)

那就失去建那條高架的意義了
應該想成五楊就只有兩線道

不要把 HOV 誤當作是「內線」
echung wrote:
應該想成五楊就只有兩...(恕刪)
HOVL只有一個車道,算是跛腳,功能無法充分發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