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胖胖糖 wrote:
前幾天看到影片,換...(恕刪)
F1的換胎都有好幾個人負責一個輪胎更換,快是正常,但是平常就要不斷練習才能達到那樣的速度
包含車手都要精準開到定位才行
加油孔以前的影片可以看到彈開
現在應該暫時看不到了
F1的加油油槍每秒約10公升左右
一場比賽要換很多胎是正常的
越軟的胎越快磨完,以前每場平均約跑100KM左右會換掉一組(約1/3比賽里程)
但也因為車隊選擇不同軟硬度配方的胎而有策略上的不同
不同軟硬度也不是說換就換的,要事前送上去給賽會告知這場要用的軟硬度選擇
例如有軟胎,較軟胎,中性胎,硬胎,較硬胎等
不管是不是一開始就裝在車上的胎,都會先用軟胎器先行加溫保溫在一個溫度
上場後再稍為保守的加速暖一下胎就能上真正的工作溫度了
乾胎跟雨胎各有不同的選擇,因應車隊對天氣的掌握度來事先評估
(很多大車隊是自備有氣象雷達的)
台灣胖胖糖 wrote:
謝謝各位的回覆但我...(恕刪)
我們一般車螺絲好像要5顆,是嗎?
1. 4~5顆,賽車是用特規帽套*1顆。正常有二把,一把拆、另一把早已有附上帽套。
馬力又大,為何不會輪胎飛出去??
2. 框跟軸柱間有定位Pin,帽套有鎖好基本上200kg扭力值沒問題。
車體都是特殊設計的,好像才100多公斤是嗎?
3. 駕駛座採碳纖維蜂巢式單體結構,約80~120公斤附近。
若拿在一般房車,可能嗎?
4. 不可能。造價太貴,且製作過程只能純手工,目前無法機器量產。
光一個四人座的造價就可達1千萬以上之譜。
不過連我都想到了,車廠一定會想到
想必是不可行,但為什麼呢?
5. 就車廠設計師會認為,您瘋了嗎? 賽車的科技乃測試中的新產品,賽車這門運動。
至前身乃為車廠及零件週邊商測試新材料及設計等…
賽車手死了,簽合約即有告知高風險及危險性。
一般家庭= =你要試逆?死了就算你不反悔,您家人也魯小小吵著要賠錢…
別想太多,賽車看看就好。別只想耍帥(很不切實際)
#您想的到,但車廠不是白痴…
真的生出來,誰會買單?
若您真的想接近賽車等級,你可考慮超跑。McLaren P1/Porsche 918/Ferrari 458/Mercedes SLS等
(真正的超跑…GTR不算,GTR只能算是一台改一改很會跑直線加速的高價市售車款。)
註:賽車加油孔,舊式約10公升。新式約25公升
一般房車為何不用?
賽車用的是高加壓加注孔,有一定的風險性(噴出來)。隨時有可能燃燒
一般房車用這個??? 別鬧了,是有多少家庭跟加油站願意自已擔爆炸或火燒車的風險?





純性能車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