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吵著說誰比較有理
似乎完全都忘了不管誰要在這麼一丁點大的小島上
要能提供一個讓一千多萬各類汽機車「順暢通行」的交通環境
都會是個非常巨大的挑戰
去其他各國,尤其是歐美日本等地的都市
各位會看到那樣多的機動車輛同時擠在兩三線道上嗎?
大概只有亞洲一些地方才會找到跟台灣差不多的交通環境
只要人多車多,再怎樣分流或者強力取締
我看那些交通標線和號誌都很難應付如此可觀的車況
還有一點
除非台灣能大量建構大眾運輸系統以降低汽機車的成長
不然以如此的汽機車密度(快要一人一輛了,會不會是世界最高?)
路上路權或者分流之類的問題大概都是無解
小小意見
2. SS-Pz.Div. "Das Reich"
Pz.Kampf.Gruppe z.b.V.
因為要右轉, 所以汽機車在紅燈時也轉.
因為要買東西, 汽車就併排停, 佔用慢車道也停, 佔用公車停靠格也停, 機車騎到店門口就停, 佔用慢車道也停, 汽車路邊停車格也停.
因為要迴轉, 汽車從外側繞大圈迴轉, 對向直行車來了也轉 , 機車從外側橫切到路中間要迴轉.
因為走錯車道 (中線), 到了路口臨時切方向燈來個 左 / 右轉 ; 錯過了交流道出 / 入口, 路邊來個倒車 ; 走錯車道 (內線左轉專用), 也要跨雙白線擠回右線.
少部份汽機車停紅燈時越線 ; 汽車擋在斑馬線上, 行人得繞道... ; 機車繼續衝, 一定要擠進前面待轉區....
每天上下班, 這些情況都在發生, 我也不否認, 自己曾經也違規, 但是在能遵守的情況下, 自己要求自己不應該違規.
我自己車上有行車記錄器, 每天總會錄到一些奇形怪狀的駕駛行為, 回家後有空就把那一段剪輯存檔, 同時想想自己今天有沒有違規.
當我拍到別人, 別人可能也正在拍我, 所以, 開車就照規距開, 該怎麼走, 就照規距走.
您, 今天違規了嗎 ?
外線-給慢車走,
中線-依速限行駛跟上車流,
內線-超車後回中線行駛
歐洲某些國家的公共交通系統的售票處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個地方,根據目的地自行買票,沒有檢票員,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一位中國留學生發現了這個管理上的漏洞,或者說以他的思維方式看來是漏洞。他很樂意不用買票而坐車到處溜達,在留學的幾年期間,他一共因逃票被抓了三次。
他畢業後,試圖在當地尋找工作。他向許多跨國大公司投了自己的資料,因為他知道這些公司都在積極地開發亞太市場,可都被拒絕了,一次次的失敗,使他憤怒。他認為一定是這些公司有種族歧視的傾向,排斥中國人。最後一次,他衝進了人力資源部經理的辦公室,要求經理對於不予錄用他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
下面的一段對話很令人玩味。
「先生,我們並不是歧視你,相反,我們很重視你。因為我們公司一直在開發中國市場,我們需要一些優秀的本土人才來協助我們完成這個工作,所以你一來求職的時候,我們對你的教育背景和學術水平很感興趣,老實說,從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們所要找的人。」
「那為什麼不收天下英才為貴公司所用?」
「因為我們查了你的信用記錄,發現你有三次乘公車逃票被處罰的記錄。」
「我不否認這個。但為了這點小事,你們就放棄了一個多次在學報上發表過論文的人才?」
「小事?我們並不認為這是小事。我們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來我們國家後的第一個星期,檢查人員相信了你的解釋,因為你說自己還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統,只是給你補了票。但在這之後,你又兩次逃票。」
「那時剛好我口袋中沒有零錢。」
「不、不,先生。我不同意你這種解釋,你在懷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獲前,你可能有數百次逃票的經歷。」
「那也罪不至死吧?幹嗎那麼認真?以後改還不行?」
「不、不,先生。此事證明了兩點:
一、你不尊重規則,不僅如此,你擅於發現規則中的漏洞並惡意使用;
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們公司的許多工作的進行是必須依靠信任進行的,因為如果你負責了某個地區的市場開發,公司將賦予你許多職權。為了節約成本,我們沒有辦法設置複雜的監督機構,正如我們的公共交通系統一樣。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雇傭你,可以確切地說,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盟,你可能找不到雇傭你的公司,因為沒人會冒這個險的。」
這位仁兄在心中暗罵多聲“打倒帝國主義”之後,決定回國發展。由於有著海歸派的金字招牌,他成為某個大學的副教授,並有望於最近被提升為教授。
如果您要用人, 您會用一個違規成習慣的人嗎?
上述人物, 並不是沒錢買車票.
交通違規的人, 也不是沒時間等個幾秒.
不要[因小失大]!這樣很可惜!台灣要向上提昇, 先從尊重別人做起!

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