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情報]台灣又一次超前部署 英國擬強化高速公路區間測速

歐洲800年前就有了
一進匝道就開始計算到出匝道
小編要多用點功
羅柏江 wrote:
看到文章的標題大家是(恕刪)

人家是英里,LUG跟人家比雞腿
都蓋這麽久了怎麼還不會全段測速
台灣在1970年代就有類區間測速了

當時有一條公路叫 " 麥克阿瑟公路 "

內文有提到
為了控制超速問題,政府先是想出一個「打卡」的妙招:就是規定車輛通過起點的收費站時,就發給一張時間卡,到了終點的收費站再將卡片交回。根據里程計算,如果跑完全程的時間低於廿分鐘(大型車廿二分鐘),就是超速......

https://blog.xuite.net/amu390/CYWBCC/8657285
羅柏江 wrote:
看到文章的標題大家是(恕刪)

我沒差~~
高速公路我都開在速限之內
區間測速的車籍資料不可被轉作他用
這才是重點
速線合理的話區監測速也不會有太多反彈。
給你一個慢到靠杯的速限, 直接連交通運輸的功能都打折
才是最為人詬病的
----------------
台灣別學

到時候肯定又是做半套
東限制西限制
又會說台灣跟國外不一樣什麼的

畫虎不成反類犬
台灣可是資深大師級
實力不容小覷阿
但是台灣的都市區域高速公路大部分能行駛速限都滿低的,因為很多時候都是塞車,都用不到行車速限的管控.比速限低很多的機會更多,所以如果低速限要罰款,保證政府會大賺一筆天天收一大罰單,都市區域高速公路如果能保證速率才是厲害,都市區間高速公路連區間測速限速的意義都不大了,倒是鄉間區域高速公路有需求, 常開的路段有時晚上七點後往後往前看只有一兩部車在視線內,就算上下班時間大概範圍內(前後500公尺內)不超過15台車都是常有的
羅柏江 wrote:
看到文章的標題大家是(恕刪)

英國用在高速公路
台灣用在低速道路山路 完全不同用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