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的有足夠的土地發展電動車嗎?

wayne1739 wrote:
只要電力供應充足,其...(恕刪)

幾年之後呢?

到時候再說
cinnamon coffee wrote:
你知道國外的路燈燈桿...(恕刪)

那要先解決台灣違規停車和行人地獄的問題
一圈361度 wrote:
這是我個人心中的納悶...(恕刪)

如果是空間問題,其實很弔詭,因為那為何沒有車位,卻可以任由油車無止盡掛牌上路,去製造更多違停或是佔用路邊公共停車位,所以我覺得在空間上只要是車都是一樣的,台灣土地有限就該限制車輛數量
至於淨零排放這些環保目標,很可能你不做,別人(歐美)也會逼你做,尤其我方國際情勢極度弱勢
30年後,當全世界都是電動車時,世界車廠不再生產油車,台灣還能不使用電車嗎?
既然以後只有電車,倒不如現在就開始發展,即便土地不夠用,也無其他選擇的餘地。
趨勢是這樣,大家也只能配合。

其實只要便宜好用,大家就會用了,現在電動車跑1公里的成本比油車便宜很多,有很大誘因,如果車價再下來,很多就直接換了。

至於管委會卡充電樁,我認為到時候很多人要裝,表決通過就不是問題了。
三五十年後暖化海平面上升, 出門不必划船再說吧
一圈361度 wrote:
這是我個人心中的納悶和疑問
這一兩年一直感覺到政府在強調未來淨零碳排的目標
2040年全面電動車化,2050年零排放等等的
但就現在2023年的眼光來看,電動車輛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已經慢慢在浮現
當電動車的銷售量越來越多,充電車位、充電站的可用數量卻嚴重不足時,就會有很多民怨產生

就以我們現在燃油汽車去加油站來看好了
油價再怎麼上漲,大家排隊排一排總可以一台車在幾分鐘之內就流動掉

但如果換成電動汽車的充電,除非未來的充電時間有革命性的變革
就算是快充,一台車停在充電車位至少就要30分鐘起跳吧?
除非是人人家裡都有充電車位(現在還很多老舊社區不給裝充電樁),可能有機會盡量不用到外面的充電樁
那如果移動出門在外,總是要充到電的時候,電動車位滿載、無處可充的情況應該隨處可見吧?

尤其是以現在台灣車輛的數量之多、密度之高,真的有辦法順利發展起電動車嗎?

另一個考量是,出門在外假設都要節省時間,用的是快充,電池的壽命也會消耗較快吧?
那持有電動車的電池成本,在過保固之後,是鼓勵人人都換車嗎?
又或是真的要人人家裡都有車位、有充電裝置,才能有辦法實行慢慢充、比較不傷電池?(恕刪)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嘴砲無敵
你無遠慮, 必有近憂...
altairchou
一直遠慮,只為唱衰
缺的不是土地,而是缺電,缺電是全球性的,油車有石油可以燒,但電動車崛起,汽車消耗從石油又要轉往已經吃緊的電廠能源,除了充電樁普及外,源頭也要能供應才有辦法
廠商和政府都沒在擔心了 你在擔心啥
現階段來講很難,光充電普及就是一大問題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