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v wrote:
日本人確實不是神話,在50年代60年代,日本的交通意外死亡數非常高,人行道也非常不足,交通取締也不積極,當時每年的交通意外死亡人數超過1萬7千人,很多年輕人因而死亡,甚至也有很多孩童喪生,最後引起日本家長的憤怒,經過多年的努力,去年日本交通意外死亡人數降至2610人,而台灣去年是3085人。
日本國民人數大約是台灣的5倍。
交通部昨天(24日)召開道安暨行人交通安全聯合記者會,會中公布台灣去年交通事故相關數據,其中,因30日內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3085人,更是創下2013年以來新高。此外,2022年因交通事故傷亡者也較2021年增加4%,其中更以機車為最多,行人傷亡方面雖較前年減少,但成效並不顯著。
道安會執行秘書黃運貴指出,在整體數據中,機車事故的死亡人數為1954人,佔了63.3%,是事故死亡的最大族群;其次則是行人,死亡人數為394人,佔全體12.8%。
管制好機車
大概就少三分之二了


個人積分:4832分
文章編號:87516668
個人積分:45分
文章編號:87517066
台大生歧視被炎上 經濟系老師首發聲:我們教育沒做好
以下摘錄台大經濟系助理教授的蘇軒立的發言:
"蘇軒立說,這群學生從建中念到台大,卻不懂平等,但平等並非從公民課本學來,而是成長環境中學習,充滿歧視的社會中長大的人,是學不會發自內心的平等感受。而整起事件最大問題在於開玩笑的學生不知道界限在哪裡,另一個問題是學生會竟允許這樣的政見刊登,表示系學會的大學生們知道不妥,但低估事件的嚴重性,也不知言論自由的界限在哪,「我真的認為大學生還在學習成熟,畢竟我們的教育沒有給學生自由探索的時間,你不能要求他們高中畢業心智就自動成熟,學習的過程難免會犯錯,但希望犯錯的代價不要太大。」
蘇軒立說,性平和言論自由的無知常出現在台大學生選舉上,表示並非個案,是我們的教育沒做好,社會沒有提供適當的環境,絕對不是教科書沒寫或考試沒考。但這件事在社會的反應會這麼大,大部份是來自對於是對「菁英」失望,「但身為菁英言語間卻充滿歧視的人少見嗎?」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菁英政治人物在大眾面前口吐芬芳,所以整體事件,其實反映的是台灣社會不平等的環境,當我們責備他們時,我們要知道這並非個案,是環境造成的。"
看完有感,即使是幾十歲的成年人也不懂平等,網路論壇上明顯看得出來彼此對立的形容詞:開四輪的就是大爺、騎兩輪的就是猴子,像這樣不懂得平等、不懂得互相尊重,大概正如之前交通部官員講的,要改善台灣的交通地獄或許真的要100年吧??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關閉廣告
顯示廣告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