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國道基礎建設真的數十年如一日,不知道除了測速桿密度全世界第一外,還會做什麼?明明有電子式的速限板,可以做動態速限,但幾乎沒有功能。明明前面施工,速限還是100/110,那用電子式做啥?買設備、建大樓衝第一,做事情就擺爛、得過且過。經常連隧道內施工,入口處的車道停用電子號誌也是不改。
hpvs19 wrote:台灣雪隧建設一直維持十幾年前的樣子沒進步 雪隧從通車到現在的進步,除了提升長距離隧道的消防能力以外,還有雙向裝設16處科技執法設備,對於沒有違反科技執法項目的駕駛人,確實感覺不到雪隧的進步,但是雪隧的功能,就是快速與安全往來宜蘭,不是嗎?
雪隧最需要進步的就是通過的時間明明就是一條沒有什麼彎道的路 且不能換車道 每次進隧道前都塞到不行 過了2/3後就能開到80以上 到底是在塞什麼 可不可以徹底執行開最低速限的車嚴格重罰 不然真的是浪費大家的時間塞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