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底盤系統是包含懸吊系統的,也就是說懸吊是底盤的一部分。(參考資料一、參考資料二)一般而言,休旅車重心比轎車(旅行車wagon)高,在過彎或經過高低段差較高的不平路面時較容易產生側傾,所以可能會讓乘客較容易感到不適。"晃動"、"過坑洞時的撞擊感"、"路感"、"跳動",基本上是跟懸吊系統的設定關係比較大(與車身高低關係不大)。底盤設定的好壞,也是要看車子的定位,基本上是魚與熊掌的問題,若是重視操控反應,要大幅減少過彎側傾現象,懸吊系統會偏硬,路感會變得較清晰,隨著"路感"而來的是~跳動與撞擊感也會比較明顯,若懸吊系統設定較佳(也就是車評常說的有Q度)則會將跳動次數減少並把撞擊感減輕;若是重視舒適性,通常會將懸吊設定的較軟。特定車款因為定位與售價,有較高的成本彈性空間,採用的零件可以更多、更好(例如多連桿懸吊系統、雙A臂懸吊系統、更多數量或材質更好的減震襯套...),甚至會導入電子懸吊系統(隨著路況與駕駛者操控情形,利用氣壓、閥門等控制軟硬度),這種只能另當別論了。以上,是個人從網路資訊的小心得,還請大神協助補充/更正錯誤,謝謝。南部牛甲 wrote:但休旅車也因為車身比較高,行駛在路上以及過彎的時候會因為重心比較高的關係,導致車子比較容易晃動跟產生傾角只要開過車應該都會知道底盤高低對重心影響有多大,底盤高比較不容易過坑洞的時候有撞擊感,相對過彎晃動也比較大;反之底盤低操控性通常比較好因為比較貼地,但路感就更直接,遇到爛路的跳動也比較明顯。所以現在流行重心比較高的休旅,反而懸吊、底盤的好壞,因為重心高就被放大得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