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大反擊 考慮電動車的三個原因

clement_26 wrote:
請問一下什麼是錯誤政...(恕刪)


錯誤政策就是停用核電,大幅以燃煤和天然氣發電

全世界先進國家皆已必須且不得已啟用核電

你比全世界的科學家和先進國家學者厲害?

做錯事被罵要認,被打要立正

不然換你用你的金頭腦告訴各位,為什麼世界列強仍然繼續使用核電,並且還把核電列為綠電選項

你說來讓我笑笑

另外,你不承認台灣目前是缺電的,是嗎?

講一半都算客氣了,三分之一的油車換電動車我看就要全島電網癱瘓了

數據自己去查,又不是小學生當伸手牌 : (
錯誤政府政策為國家、民生、經濟~請大家別誤導了
Ronniekuo wrote:
問題是現在是錯誤的政...(恕刪)


用不用核電,不是調漲的主因好嗎
1. 國外核電,電價一樣高
2. 台灣用核電巔峰值,其他發電佔比依舊高達8成以上
3. 談延役,但燃料棒目前就是沒地方擺,誰卡的大家知

核四廢除歷程本來就涵蓋國際反核最旺的時候,用現在的核能復興輿論趨勢,來說過去是錯的??
我是覺得不合理
yalee1026 wrote:
用不用核電,不是調漲...(恕刪)


你在胡說八道,啟用核電與否就是電價漲跌的主因

1. 國外電價高是因為開放民營電廠

2. 火力發電燃料高漲就是電價必須漲價的主因,人家世界先進是努力降低火力發電,只有台灣對抗全世界用力拉升火力發電比例

3. 國家發電重要政策推給燃料棒誰卡住,不關我的事,那已經不叫笨,叫做壞

所以國家重要政策是靠與論決定的就是了,不要說給我笑,台灣的科學家和學者一大堆還沒死光

你要確定耶,國家政策是用鄉民輿論,那跟搏杯有什麼兩樣?

難怪台灣這國家被搞成這樣
Ronniekuo wrote:
你在胡說八道,啟用核...(恕刪)


那你是什麼專家來指責別人胡說八道(笑)?
1. 首先去查就知道,台灣電價卻如此之低的原因來自政府長期補貼,結果愛信不信
2. 現在假設給你核1 2 3 +4全力運轉,你覺得能取代火力居大(60~70%)的事實? 如果不行,那電價還是會漲
3. 我想先進國家會先考慮核廢(至少乾儲場要有),才來建核電
4. 興建電廠與核廢處理場不會因為你想理性,民意方面就不見,這是事實 -> 你在這邊說的容易,只是因為溝通不是你去做

還有沒地方放燃料棒,就沒有延役的可能,應該不需要背書,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事實

最後,這種政策的問題本來就會變成政治,只能科普 科普 再科普,溝通 溝通 再溝通
用一副別人都是胡說八道,自己最理性的口吻沒有幫助
那是在講全球
又不是在講台灣
台灣要考慮即將漲價的電費還有電力供應問題
如果沒記錯
2022年全年電動車佔車子的總銷量不到3%
2023年全年電動車佔車子的總銷量不到6%
雖然翻倍成長 但還是很有限
還早啦
反正這政府的態度就是這様…
所以最好接下來電費漲多一點。
接下來也什麽都漲,然後就是薪水不漲!
然後再三不五十在夏季裡,跟民眾說電不夠,,大家得要輪流停電.
電動車到時不曉得會不會好賣!?
不考慮電動車EV的兩大主要原因,

鋰電池安全疑慮與空調系統問題,

電費與課稅隨政策轉向隨時改變,

看IIHS與EURO NCAP選安全車,

業內人都推薦HEV不選EV為何呢?
以電動車取代燃油車本就是一場搶市場騙局!

現在有車輛行駛需求的地區,是否全部都有電力供應?牺牲這些區域人的用車需求改回獸力?還是電動車普及前電力會先普及?

擁有眾多的衛星、雷達,但氣象專家預測明、後天的天氣、颱風的走向都不見得準了,能預測幾十年、百年後的地球氣候?我是不信!

光是直線前進的,陽光直射只到南迴歸線,就算南極上空真有個破洞,氣象專家的紫外線可以轉彎從那個洞進來?況且個人粗淺科學知識,氣體濃度高會往濃度低擴散,為何會有幾十公里的破洞?那太空梭、火箭會不會造成千瘡百孔!
什麼缺不缺電, 什麼污不汙染, 都是假議題.

不會油車電車都買嗎?

終究是沒錢罷了,

養不起兩台以上的車, 買不起兩個以上的車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