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何還要養CKD的組裝業?是不是跟不上時代?

政府大力扶持的產業,大概都是些打不贏外國人的生意。
就這個觀點來看,目前汽車零組件業既然稱霸國際,政府還是不要太過「扶持」好了。
早就該開放陸車進口了

台灣人薪水比日本人韓國人低

車價卻比日本韓國高

開放吧!!

買車省下的錢還可以花在其它產業

養活更多人!
Dr.Corgi
能不能跟要不要是兩回事,你的邏輯 堪慮
Tzer168
說陸方禁台灣整車輸陸的是您,給您找了台車輸陸的例子,您換改口陸方會使暗招,但現今台灣連台能輸陸的車都沒有,陸方何必使暗招擋,不然您找個台車輸陸,陸方使暗招擋的例子來,另外大家就討論而已,何必人身攻擊!
seatree wrote:
台灣的家電、3C產品政府可以接受販賣中國製造的貼牌機,汽車產業就不可以有中國製,待遇差真多,看起來國產車商比較有力。

那些家電3C貼排的都寫了「中國製造」,付了該成品的進口關稅
如果進口全部零件,用了相對差異很大、極優惠的進口關稅,沒用台灣任何東西,來台灣只鎖鎖螺絲,然後就說是台灣製造?你覺得合理?

這就跟部分不肖瑞士鐘錶品牌,零件全部大陸製,幾乎做好成品了,到瑞士鎖幾顆螺絲就變成瑞士鐘錶,然後賣你十倍價,你覺得這樣合理?瑞士政府、瑞士業界也出手打擊這樣的行為
https://tw.news.yahoo.com/%E4%BE%86%E8%87%AA%E4%B8%AD%E5%9C%8B%E7%9A%84%E7%91%9E%E5%A3%AB%E9%8C%B6-213000148.html
為了保障鐘錶江山不墜,瑞士鐘錶公會的500多名成員,多數都主張要提高瑞士鐘錶的生產標準,也就是將瑞士製造零件佔所有總成本(不僅機芯)的比例,提高到80%以上。

台灣只要求要35%
是依照財政部於83年9月30日發布訂定「進口貨物原產地認定標準」

我國進口貨物原產地認定基準分為下列3種:

一般貨物之原產地認定:
一般貨物以下列國家或地區為其原產地:
進行完全生產貨物之國家或地區。
貨物加工、製造或原材料涉及2個或2個以上國家或地區者,以使該項貨物產生最終實質轉型之國家或地區為其原產地。
其實質轉型係指下列情形:
原材料經加工或製造後所產生之貨物與原材料歸屬之海關進口稅則前6位碼號列相異者。
貨物之加工或製造雖未造成前款稅則號列改變,但已完成重要製程或附加價值率超過35%以上者。
Fa1con
唉呦樓上兄弟這麼厲害?客戶都認你MIT呀?那你調高報價10%出去看客戶買不買單。可別大話說的很滿GP低到不行,讓人笑話台廠的競爭力只剩鍵盤力喔
Dr.Corgi
10%嗎?我調高30%也絕對買單,因為大部分客戶已經用了我的專利,但我不會調價格,因為毛利已經非常高,沒必要殺雞取卵。說大話?一個底層人物會知道企業集團思維?看你過去發文,階層頗低啊
經濟部的用詞是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達到車價的35%,就是國產
以台廠的尿性,一定是把最末端可以快速上手的工項留在台灣做,然後再把該項加值額度墊高到35%。
例如車體組裝工資報到10萬,某些零配件價格報到10萬;以未稅55萬的車,如此就達成車價的35%是在台灣加值。
kerker wrote:
最近大家在吵經濟部的...(恕刪)


組裝也是養了幾千人,
很難說散就散吧!
Fa1con
容易呀分批裁不構成大量解僱不用報管理局,連新聞都不會上。更不用說組裝廠都是簽約移工非正職,約滿不續就散光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