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x wrote:
日本留學過的老師介紹為何"路邊停車格就是台灣交通的亂源"
其實最根本的就是日本跟台灣文化與歷史不同,這已經奠定了『日本能,為甚麼台灣不能』神話幻滅...
首先來講為甚麼日本人這麼守規矩,說穿了就是日本社會的內控力量很大,也就是說日本是個非常壓抑個人的文化,日本古時候有『村八分(日語:むらはちぶ)』是日本傳統中對於村落中破壞成規和秩序者進行消極的制裁行為的俗稱。
村八分的內容是將人們共同生活的十件重要事情中,除了協助埋葬(屍體放置的話會有屍臭甚至引發傳染病),以及滅火(置之不理的話會延燒)這兩件事情如果置之不理會將造成他人困擾外,剩下的八件事情(成人禮、結婚、生產、照顧病人、房屋改建、水災時的照顧、每年的祭拜法事、旅行)完全不進行交流及協助。
也就是說在日本社會,如果一個人被社會排擠,那他很難在這社會生存的...這就是為甚麼日本人很注重群體紀律。
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在日本有個奇怪的「警語」,就是『禁止在廁所吃便當』...這是甚麼鬼?誰會在廁所吃便當?沒錯,就是在日本!!!
因為日本是一個很講究群體意識的文化,所以在學校或是公司,如果自己一個人吃便當,表示人際關係不好,為了怕被人發現所以躲在廁所吃便當囉...這也就是為甚麼很多日本男人下班不敢太早直接回家的原因,因為如果沒有長官、同事或朋友下班後找你吃飯應酬,表示你的人際關係不好,這會影響你的升遷與生活,所以日本男人下班後不敢太早回家,寧願在外面自己喝酒打發時間...
嚴格說起來,日本社會的階級流動很緩慢,所以階級意識很深,相對歧視也很高,群體對個體的霸凌很嚴重,就很像以前軍隊的學長學弟制,這樣可以有效控制社會群體...其實鄰近的韓國也是如此,講好聽是倫理,說難聽是倚老賣老,韓國人見面第一件事就是要問你年紀,在台灣可能不是很禮貌...但在韓國,問年紀是要分長幼,然後決定彼此的地位高低,誰該說敬語以及對應的行為模式。
相反的台灣的歷史發展完全不同,有人說過台灣的習俗非常多,每的地方都不一樣,為甚麼?
原因就是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而我們的祖先來自不同的地方,所以行為習慣、習俗與價值觀都不同,台灣社會多元,因此也包容,因為大家都很不同...但多元就是有點亂~~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行為、生活、價值思考不同。
所以從文化與歷史的不同,就可以說明台灣與日本在本質上有很多的不同~~光是守規矩就很值得討論了,另外台灣還是被外來政權的統制的地方,所謂守規矩到底是守誰的規矩?從以前是荷蘭、鄭成功、清朝、日本、國民黨...各式各樣的文化與行為約束。
清朝男生還要留辮子呢...所以對台灣來說,守規矩也是很多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