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撞超跑、lexu 300nx後保八萬的感觸


銀噹•馬汀 wrote:
高單價車款有很多額...(恕刪)


那些稅額,和行車事故理賠沒有關係的


車體險也是,有人說高價車的車體險也變貴了,成本也多負擔了呀
真的是雞同鴨講
twinhead13 wrote:
社會貧富的兩極化,造成金字塔頂端的那一群,已經影響到社會較底層族群的生存基本權益
就算不論「行」的基本人權,單純從「極少數超高車價的人」最終會影響到「絕大多數人」應繳的保費
因為強制險不足所以提高保障,保費也跟著提高,也限縮到更多人無法開車或騎車上路
M型化可怕的地方就在此
一百台車在路上跑,有1台超跑、80台TOYOTA、19台機車,也許可以說「沒保險就別上路」
M型化的一百台是,有10台超跑、20台TOYOTA、70台機車,然後機車族窮忙苦哈哈每個月都還多付保險費,為什麼?
因為10台超跑意外撞到太貴了,所以強制險保額和保費都提高了,大家一起繳...
想當初,那80台TOYOTA振振有詞的說「出事要負責呀」「保不起就別上街」


所以你的理想世界是

所有國民都賺差不多的錢

路上的車要逐年越來越便宜,否則會拉高保費

以至100年後,路上100台車,100台都是三輪車

因為路上全是三輪車所以保費跟著降低了,一年只要10元

甚至政府說因為保費太低所以政府幫全民出了,以後大家都不用再保險,所以全民皆可上路,享有行的基本權利

三輪車肇事時不是報警,請警方釐清肇事責任,而是請雙方會計師出面調查雙方財產,由財產多的一方賠償財產少的一方

這樣的國家我想連北韓都辦不到,請樓主出來建國比較快


回到現實世界,保費漲了有什麼奇怪的,市面上有什麼東西沒漲
正向發展的經濟本來就是稍微通膨,要是通縮時這個經濟體才有問題
雞腿飯都從60元漲到100元,汽車保費只要不是不合理調漲,逐年正常調漲有什麼好奇怪的
況且汽車保費調漲,代表台灣買得起汽車的人變多了,有能力買更高價車的人也變多了
難道你希望台灣人回到30年以前只買得起國產裕隆嗎?那保費包準調降

社會上本來就有很多不公平的事,除非你是有能力改變的人,否則就只能按照現有遊戲規則
如果沒有能力改變又不想按照遊戲規則那只好請你脫離這個社會
殘酷但卻是事實
開版版主 twinhead13

你到了後面這幾頁, 還是一直在做你最擅長的事, 就是 "逃避問題" "逃避回應"

如果願意且有心跟大家交流

何不就每一位回覆的網友的內容

好好提出你的看法與見解呢


從頭到尾只看到人家回應你A

你直接裝做沒看到A

然後講你的B

如果是這樣你就活在你自己的世界就好了啊


還有...PO一下你10萬元保桿的車子的行照來讓大家聞香一下吧
(記得跟今天報紙一起拍, google大家都會~~~~~)

讓大家看看你是真的 有錢想慈悲 還是 沒錢在

我想你可能要說為什麼不是我po, 喔對了, 一來我沒有10萬元保桿的車輛

二來.....是你自己提你有10萬元保桿的車輛的對吧?



wwefan wrote:
所以你的理想世界是...(恕刪)



不是試圖控制,就是要走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共存的國家也很多,歐洲更多的是被視為先進國家
他們也不因這樣損失自由,也沒有因為這樣違反人性

端看在政府的公權力被資本綁走,還是被人民綁走

twinhead13 wrote:
那些稅額,和行車事故理賠沒有關係的


車體險也是,有人說高價車的車體險也變貴了,成本也多負擔了呀
真的是雞同鴨講



所以你開高價車, 卻一直到聽有人說才知道>>高價車的車體險也變貴了

這也真的神奇了!
會怕怕

可以放棄你「行駛」的權利
政府沒有義務要保障你開車騎車的權利,
改搭低風險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或者使用路權最高層級,能開的罰單最少的自行車或雙腳

對一個不願負責任的窮人來說,撞壞一台vios跟撞壞一台超跑
意思一樣。

百分之百尊重、尊守交通規則,我是不信可以撞到超跑
也不信撞到超跑會要你負責。

愛上你是我情非得已 wrote:
所以你開高價車, ...(恕刪)


車體險是做為何用途?

和我們在討論的八干子打不著


你可以先去研究一下,不要一直在那刷存在感

研究好以後,在這篇編輯內文回應我就行了


aronyang wrote:
http://www...(恕刪)


那和我們在討論部份的無關唷
假若政府按照你的觀點
富人不敢開超跑出來,不敢買好房,不敢穿著高價品,整個高端消費鏈萎縮,因為基於同情跟同理怕弱勢侵犯到自己而頃家蕩產,還要定期回饋社會(不管是捐款物資或做公益)

整個社會一股保守閉鎖風氣,所有車都是國產車,為了避免民眾買炫耀財,還要封鎖國外資訊流通,難道整個社會沒有富人又或著人人都是富人,國家真的會比較好嗎? 整個都是伊斯蘭國的概念,他們有過著你所期望的烏托邦嗎~

你有想過那為什麼要賺錢嗎? 基本的食衣住行滿足之後,再來不就是為了要過更好的生活嗎(不管是自己或家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