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機車數量真的太多了

cooltyus wrote:
要是大眾運輸系統很方...(恕刪)


第一句.. 實在太中肯了!! 表達出我們機車族的內心所想的話....

要是很"便宜" 又快誰不想搭? 我坐捷運+公車 一天要60 車程1小 自己騎車只需要 1公升92汽油 + 25分

快慢我還可以自己決定= =走哪也是 只是紅綠燈有點多

另外: 高雄的機車有台北多嗎= =" ?
小海≧▽≦ wrote:
話說
會塞車是因為汽車多
而不是機車
應該鮮少看過有"機車道"還塞車的吧?
這樣說好了
應該沒人看過機車塞車
只看過汽車

有~機車也塞,怎麼不塞
秀朗橋去看看~

汽車車道亂大一把的還非一線
機車車道就那個一點點
怎麼能不塞?
汽車車道塞不塞?
一樣塞

只是,機車車道小小一條一塞就是塞個一兩百人
汽車車道多線一塞就只塞二三十個人
如此差別而已
菇菇菇1 wrote:
第一句.. 實在太中肯了!! 表達出我們機車族的內心所想的話....

要是很"便宜" 又快誰不想搭? 我坐捷運+公車 一天要60 車程1小 自己騎車只需要 1公升92汽油 + 25分

快慢我還可以自己決定= =走哪也是 只是紅綠燈有點多

另外: 高雄的機車有台北多嗎= =" ?


我坐公車+捷運,一天要70塊車錢...1小時車程
騎機車,單程約30公里..來回60公里,約要二公升95,目前油價約27元/L...就54元..,約50分鐘車程
加上長途的事故風險以及耗費的精力...騎車並不划算
所以我還是坐公車+捷運比較多...

騎車當然可以快慢自已決定..
我上下班走土城堤外機車專用道,大概有十幾公里沒紅綠燈..也沒有固定測速照相,三角架也沒看過
如果不管速限,全油門下去,大概三峽到台北市不用20分鐘吧...

去了幾次高雄..汽機車都比台北市少...
但計程車比狠的..
坐在裡面像雲霄飛車...嚇死人
ataidx wrote:
多走幾步路,把個人多出來的時間成本轉嫁到"大家的消費上"
意思就是趁這段走路的時間中,或許會經過某商家,然後忽然想買東西~~

這不叫時間成本吧.......

頂多可以稱成消費誘因增加
(因為走路口渴時可能會消費)

ataidx wrote:
但這附加行為沒有絕對性... 只有偶發性... 人數越多機率越高~

嗯 , 要是規定全台灣都不準開車騎車 , 我們的"時間成本"就可以變超級無敵高

這提醒我記得買點飲食類的股票

所以我說樓主的TONE跳很大....................
小海≧▽≦ wrote:
這篇有機會變成戰文吧= =

話說
會塞車是因為汽車多
而不是機車
應該鮮少看過有"機車道"還塞車的吧?
這樣說好了
應該沒人看過機車塞車
只看過汽車

原PO有說到大眾運輸是賠錢
但是既然都說是"大眾運輸"了
為何還要以賺錢為目的?
不就是要服務人民嗎?
票價這麼貴
然後再來說大家不坐


上下班時間的聯外橋樑..機車道塞的亂七八糟...
追撞更是司空見慣...只是情況輕重..
我就常被A到...算了..要是停下來會大塞被訐譙..就只好自認倒楣繼續騎....

坐公車跟捷運也是塞啊...怎麼會說大家不坐..
那大概是中南部的吧
那邊的人都習慣自己開車騎車...
ukey783 wrote:
應該說臺灣機車太多了...(恕刪)

應該說台灣車太多,亂發的駕照太多。
而且車多不是重點,是有沒有好好管理。
所以交通管理單位的怕事怠惰意識形態才是交通的大毒瘤。
不管汽車駕駛機車騎士還是行人都是這個毒瘤的受害者。
但是偏偏有人一直要一直互相職責。
ballcat wrote:
這不叫時間成本吧.....(恕刪)

這不叫時間成本吧.......
頂多可以稱成消費誘因增加
(因為走路口渴時可能會消費)
也算啦... 旅運旅次中的時間成本.... 大家不也都會算運具選擇之間各旅次所需時間.
他的意思就是多出原本私人運具的時間成本,部分可以轉移成消費力...
這叫做外部效益內部化...

但是這要附加的場站開發才會有更大的效益出現~~ 不然鳥不生蛋的場站... 要消費啥~~


嗯 , 要是規定全台灣都不準開車騎車 , 我們的"時間成本"就可以變超級無敵高
這提醒我記得買點飲食類的股票
所以我說樓主的TONE跳很大....................
也不是這樣說... 這樣太無限上綱了... 時間成本無限高不就無法完成運輸循環....
太高也失去運輸效益~~ 公車專用道也是因此而生~
就是增加私人運具使用成本負擔... 或是增加大眾運輸使用誘因.... 並沒有絕對禁止...
就像是進口稅一樣~~ 增加進口品的成本,增加國產品的誘因~
這些就是內部成本外部化的概念~
要知道每一次縫補也會遭遇穿刺的痛。
orea2007 wrote:
應該說台灣車太多,亂發的駕照太多。
而且車多不是重點,是有沒有好好管理。
所以交通管理單位的怕事怠惰意識形態才是交通的大毒瘤。
不管汽車駕駛機車騎士還是行人都是這個毒瘤的受害者。
但是偏偏有人一直要一直互相職責。


民族性的問題吧
今天就算把國外的法令及執行率,完整搬到台灣
難道就會跟國外一樣??

有些東西不是法令能規範的....
對您的文章我只能說我有點懶得罵了.......
和2樓說的一樣!
那3000CC的小車就環保?
怎嚜不用CC數去除以人數
一個人分多少?
機車一台多少CC數?
捷運?公車?
您應該沒有真正跑過業務吧....
有的話應該不會說這種話.....
機車亂鑽?
那汽車為什麼就可以佔用直行機車的權利?
台灣是做輕型機車與輕型ATV的出口國
那在台灣那些笑死人的交通法規怎嚜說?
所以汽車無敵? 那在路上我乾脆開裝甲車!


haiyabusa wrote:
若政府能讓每個成年人...(恕刪)


強烈贊成!XD
幾十年後就會改善了
因為到時候人口會少很多
人少車自然就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