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驅、後驅或四驅真的有相當的影響嗎?

ian_x0 wrote:
所以前輪往前然後後輪...(恕刪)

看圖比較快,下圖是內部縱向空間幾乎一樣大的GS跟Camry

GS軸距2855mm,Camry軸距2775mm,差距80mm
紅線是後輪位置,黃線是GS的車身外尺寸,綠線則是Camry前輪的位置
這張圖應該很明顯地看的出來GS的前輪位置比Camry還要更靠近車頭吧

其實現在FF車已經做得很精良,已經不太容易察覺驅動輪在前跟在後的差異
操控性上,目前FR也幾乎清一色都是設定在輕微轉向不足,
因為驅動輪打滑的轉向過度除非關閉ESP,不然是感受不出來的
目前上下班是輪流開家裡的FR車跟自己的FF車,
FR車的方向盤轉起來比FF車順暢,也不會傳來任何一絲引擎的震動
這兩點應該是上下班路線最大的差異(上下班總沒人在甩尾吧)

FR有它的好處跟爽度,但差異已經很小很小了
ariete wrote:
看圖比較快,下圖是內...(恕刪)


感謝你的圖解~

但你跟海苔兄講的就不同囉!
海苔兄說的是前後輪一起向前移~

你的舉例是前輪前移~後輪不動的加長軸距~

應該跟他的論點不同~

按照他的論點,
GS的後車箱應該會比較大~ 後座被擠壓而所小
因為GS引擎為了調為前中置所以需要擠壓後座空間

但事實上要配重其實只要加長軸距不就可以了嘛?
車室也並沒有因為後驅而受壓縮~
所以之前才會說後輪位置跟配重不會有太大的關係就是這樣子~
反之應該是前輪位置才跟配重有比較大的關係不是嘛?
ian_x0 wrote:
感謝你的圖解~但你跟...(恕刪)

我的論點跟他沒有不同

你可以注意那張圖另外幾個點
後輪與車尾的距離
還有後門的長短
你應該會很明顯發現camry後輪較接近車尾端
camry後門也明顯較大
重點是力矩要看整個車身
那張圖中
GS尺碼還大了點
如果把GS等比例縮到跟camry一樣長
這時候GS後輪也會等比例往前移了
不曉得你懂我的意思嗎?
其實那張圖舉例的非常漂亮

再仔細看整體
你會發現GS前後輪較往前
camry前後輪配置較中後
ian_x0 wrote:
感謝你的圖解~但你跟...(恕刪)
按照他的論點,
GS的後車箱應該會比較大~ 後座被擠壓而所小
因為GS引擎為了調為前中置所以需要擠壓後座空間

如果仔細看的話,GS的車尾的確比Camry來的長一點唷!!不是很明顯就是了
行李箱容積的部分也是GS大了約40L左右,但這個跟配重無關
而是行李箱規劃的問題,GS的行李箱設計為可放入四套高爾夫球具(4人4套共乘)
所以刻意加大行李箱的尺寸,正常情況下FR車輛車尾其實不用太長
前輪前移就可以達到不錯的配重效果

ian_x0 wrote:但事實上要配重其實只要加長軸距不就可以了嘛?
車室也並沒有因為後驅而受壓縮~
所以之前才會說後輪位置跟配重不會有太大的關係就是這樣子~
反之應該是前輪位置才跟配重有比較大的關係不是嘛?

這邊有點盲點,我這邊是故意挑內部空間差不多的兩款車
軸距分別是2775(Camry)跟2855(GS),才會覺得沒因為後驅而有所壓縮
但實際上2850mm軸距的FF車款:MK4 Mondeo,後座比GS大上很多
若是跟MK4 Mondeo相比,的確會有GS是前後輪都前移的感受

配重的主要方式就是將東西盡量放在前後輪之間,以一般前置引擎車輛來說
前輪前移就足以達到目標了,後輪前移的主要目的並非在配重
而是讓前後軸的中心點(這是整車靜態的旋轉中心)更接近駕駛的位置
駕駛對於車身動態的感受會更為不受車輛旋轉、晃動的影響,駕駛的精確度會更高
現在終於搞懂海苔大的意思。
換成我的描述,我會說:
通常前驅車的設計前懸較長,後懸較短。後驅車則前懸較短,後懸較長。

也許。這個影片能給你一些幫助~。

這是BMW所拍的影本~比較前驅後驅的一些差異!~

影片~
這幾種驅動方式都有其優缺點,但是慢慢開都沒有差太多。

前面已經有人說了,後驅因為起步前進重量往後移,自然後輪受壓大,相對起步的速度會比較快。 前驅在這邊就比較吃虧,後避震受壓,前避震拉伸,前輪就算不是很暴力的起步,稍微地上濕一點就很容易打滑。

並且也有人提到配重,的確前置後驅車(FR)會比前驅前置(FF)的配重更平均,但是也因為這樣,在沒有動力純粹滑行的狀況下,FR其實轉向的直接性反而比FF差,原因也是因為FF配重更偏向車頭,所以前輪受壓較大,自然抓地力在轉向阻力產生的時候會比FR更高,轉向會更加直接。 FF轉向不足是個迷思,其實若是觀察很多FF車輛原廠配置,後輪外傾角負值是大於前輪的,也是為了避免因配重過度集中於車頭造成入彎的轉向過於敏感。

FF車的罩門其實是在出彎加速與前後輪不平均的胎耗,FF若是出彎過早加速,車頭抬起時,除了加速度受影響外,轉向同時也會受影響。 而FF的轉向不足更清楚的解釋,應該是說“若是出彎過早加速,會造成轉向不足"。

但是也是因為上述原因,馬力較高的賽車比賽,根本沒有前驅車的蹤影,前驅車最多就是在房車賽與Rally中出現而已。 畢竟馬力越大,前輪空轉的機會更高,加上賽程較長的時候,前輪更換的次數會比後驅更頻繁,自然競爭力較弱。

當然FF車若是遇到抓地力較差的路面,會比FR強上許多。 畢竟若FF碰到後輪不穩定的時候,加速減少前輪抓地力,並且用車頭拖車尾,車尾在出彎時的不穩定比較容易被消除掉。並且在抓地很差的狀況下,入彎很容易轉向不足,前驅車的配重這個時候就很好用。 Rally S2000組的都是用前驅車,而美國許多Rally比賽也有私人車隊用FR參賽,但是那大多數都是好玩,成績完全不能夠跟前驅車比。

前驅還有更大的好處是便宜,少了根傳動軸其實差很多。
同意,如果現在沒有eps dsc等電子的輔助系統介入,後驅的真的滿危險的,技術太差真的容易失控,所謂的樂趣與小小的推背感應該就是來自於這樣吧。

後驅下雨天真的要小心,千萬不要關dsc,不然會很high


fruits0800 wrote:
我以前開福特好幫手(...(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