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nhuayubaby wrote:只有好天氣假日才出現...(恕刪) 哪有好天氣假日才出現 我看你真的沒出來看一下平日也一大堆 只是你看不見吧了我所謂的自愛 就是在一定範圍內 不冒險不鑽車白牌因為處境兩難 而且靠著車體的優勢來爭取往前的機會 這時候受難的機會就變大
afk225 wrote:因此我們須設計一個實驗證實, 安全性是火車>汽車>機車>腳踏車所以我們模擬機車與汽車對撞模擬汽車與火車對撞腳踏車與機車對撞這樣行嗎?答案是不行, 因為base line不同你最好每種車輛各找來100台, 去撞同一面牆壁再統計各個死亡率才能比較) 一個是出事的機率,一個是出事的死亡率,另一個是單一事件的死傷人數。火車不容易出事,一出事就很大條。飛機更事是如此。單一事件的死傷人數越多,其安全性就更為重要。樓主講得好像很懂統計學。但光是拿各種交通工具去撞同一面牆就不對了,更別提什麼各一百輛,這種讓統計學老師會哭的話了。國家不是只照顧有能力的人,老弱婦孺統統要顧,Mianhuayubaby的言論很正確,而太多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死活。
what'syourname wrote:國家不是只照顧有能力的人,老弱婦孺統統要顧,Mianhuayubaby的言論很正確,而太多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死活。 說到老弱婦孺可參考這張表老人表現不好,可是年輕人的用路表現也看不出比較強的地方嚴格說起來,年輕人的死亡人數還比較多一點
what'syourname wrote:一個是出事的機率,一...(恕刪) 交通部統計的所謂車輛肇事率與a1統計,那是不管肇事原因的,所以之前汽車衝撞機車待轉區造成騎士死傷,那通通都是列入機車肇事的a1裡頭,問題是,真正事故的肇事者是汽車不是機車啊,而汽車甚至可能連受傷都沒有,只是汽車a3財損而已,但騎士死亡則是計算到機車的a1裡面去了。這也是說光是看統計盲點還是很大的。
what'syourname wrote:一個是出事的機率,一...國家不是只照顧有能力的人,老弱婦孺統統要顧,Mianhuayubaby的言論很正確,而太多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死活。(恕刪) 看不出標題機車死亡率大於汽車?跟你說的這個有什麼關係。
tansywen wrote:交通部統計的所謂車輛...(恕刪) 肇事的"肇",就是開端、起因以個人理解,這統計數字就是騎士起因的傷亡數字況且若不把肇事原因算進來那各類車種A1數字不就有重覆計算問題?無論騎車去撞火車、電線桿、撞人或撞阿貓阿狗後自摔掛點葛屁以對駕駛者自身危險度來看,這樣算也沒錯
vicence wrote:肇事的"肇",就是開...(恕刪) 這點你說的沒錯,在交通部的肇事率統計表中有這麼一段話".本表道路交通事故發生概況按第一當事者型態分(第一當事者指交通事故責任較大之一方)"所以肇事率指的就是指責任較大的一方,機車肇事率就是指因機車不當駕駛造成事故的比例、汽車肇事率就是指汽車不當駕駛造成事故的比例,這其實沒有重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