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pblue wrote:
搞不好以後還開發出透視安全系統,用X光偵測行進間車輛前有沒有物體殺過來...(恕刪)
沒想到真的已經有這種概念了.......
The BMW VISION NEXT 100 Review
1。造車理念先進,幾乎把造車技術當作藝術或技藝,而不是只當作賺錢的產業,或是會移動的交通工具而已。歐洲車的造車理念能以“生活風格”的方式加以呈現。在安全、駕馭感、美感、...等等方面加以融合,不斷創新改款。所以不管是昂貴的超跑、轎跑、或是一般“貧民”用的可愛小車。開歐洲車就是有一種人與物(機器)之間說不出的合一感動(或感覺)。福斯車的廣告強調停車後回不斷回頭注視自己的車,那是真的。我也開德國車(不是福斯車),十多年了,三不五時下車後還是會深情的回頭看我的車,尤其在激烈的操駕之後。
2。外型美學優。說真的,日本人各方面我都佩服與欣賞,唯獨“汽車外型美學”我怎樣都沒辦法接受。不管是豪華車或平民車都一樣,日本車的外型真的完全不能跟歐洲車比(韓國與美國車也一樣)。甚至感覺越小的日本車越醜。一部車的外型就如衣服一樣,不能接受外型,那車開起來就真的只是“身外之物”的工具而已。
3.組裝與用料紮實。你可以去youtube去搜尋歐洲車的工廠製造流程影片,後再去相比美國與日本車廠的組裝廠生產流程。用心去體會
與觀察人家工廠的製造流程與廠房設備,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在世界上德國車就是要硬比美、日車貴(前提是要在德國製造的)。相比之下,基本上美國車廠組裝線的工人根本就是老弱殘兵的工人組合,設備也陽春老舊。而日本車的工廠根本就是以“工人素質”與“管理”取勝而已。更別提第三世界的汽車組裝廠了。(看看BMW影片吧,根本都是金髮碧眼的日耳曼小鮮肉在組裝車子)。在德國,每六個人就一個從事與汽車相關的工作!
日本畢竟是一個資源匱乏又守規矩嚴謹的民族。製造汽車還是經濟因素、資源成本控管、交通工具理念為主。所以大家會對豐田車普遍有一種省材料、不出毛病的特質。事實上確實也是這樣,日本造車理念主要還是視為一種經濟產業為出發點,而不是從一種體現生活方式的物質文明為出發點。
4。操控感與駕馭感。這部分網路說的非常多了,去開看看就知道(用過的都說好!)。德國車即使最平民車款,也是講究駕駛者的回饋感覺;就像法國人品酒時,以形容人的個性那樣去形容酒的特質一樣,即使只是便宜的紅酒。這在他們自己的文宣中就已說明了。事實上歐洲人的祖先就是遊牧民族,血液裡就流著騎馬民族的駕馭文化。所以從古老的賽馬車、騎兵戰到中世紀的騎士文化,乃至賽馬與馬術學校等等,關於掌控速度的騎乘感根本就是歐洲人血液裡的固有文化。這也是日本人無法比擬的。日本文化的專長在於講嚴謹不出錯。反映在造車技藝上就是這樣。要不出毛病,就選日本車;要有駕馭感與美感,就選歐洲車。
補充一下,其實歐洲車的小毛病也沒很多,除非是一開始的設計與材料出問題(可是人家會負責任的發出召修通知),要不然絕大部份都是台灣這邊的保養廠保養出來的問題。我經常有這樣的經驗,原本沒有異音的地方,去進廠保養完後變成有異音了(例如開一陣子會發現引擎室有技師忘記拿走的螺絲起子等)(另一個例子是引擎室的隔音棉,原廠有十顆固定塑膠螺絲,保養完技師就是會讓你發現只剩六顆,然後不久你的隔音棉就開始鬆動落角 ...等等)。台灣的修車師傅與後勤保樣體系根本爛得可以,以前沒有電腦偵測的時代更是黑幕重重,處處坑殺車主,動不動就說壞掉換掉,其實根本只是要賺錢而已。或者是保修程序出錯,拿槌子硬亂敲一通,亂拆亂組回,公差應力一旦出一點小錯,後續就擴大出錯,小毛病就來了(以發電機為例,我敢說現在台灣的歐洲車主開不到20萬就換發電機的,有“一半以上”事實上是不需要整顆換新發電機的。)更別提坊間亂改車的師傅與車主一堆。此種種,“小毛病”就是這樣來的。
歐洲車在台灣賣那麼貴,而且據說小毛病又很多,那為什麼怎樣換車都是要再換歐洲車?買到歐洲車各大廠幾乎都要原廠進駐台灣?
難道台灣有錢人都笨蛋?
台灣的有錢人才不笨,而且精得很。他們知道花錢享受到什麼,只是沒有文化能力去表達這個買來的價值是什麼而已!
而且你一旦知道德國人花多少資源與心血去一代代的製造與改良他們做的車子,其實會發現人家貴有貴的道理,絕不是亂開價海削一番。
有能力,有辦法,“你遲早要開歐洲車的”!我就是這樣回不去了!
HONDA accord 2手
SAAB 9000 2手
BMW e39 2手
BENZ w203 2手
VW touareg 2手
PORSCHE macan 全新
以上是我開過的車
HONDA 算日本車中底盤設定最棒
以下剛性都還蠻棒的
SAAB 9000 蠻容易壞的 但神獸標誌很迷惑人
BMW e39當初改最多 底盤蠻多零件要常換 如ABS感應線4條常常要換
BENZ w203 高速比BMW e39 還不穩 但零件我記得不常壞
PORSCHE macan的高速底盤貼地 過彎側傾控制真的難以言喻的信任 根本不是休旅車
歐洲車保養費貴於日本車
歐洲車安全性高於日本車
歐洲車操控性優於日本車
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歐洲車 日本車 都好 自己取捨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