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維修費用少 50%!消費者報告揭露電動車最大優勢

目前大家都是怕電的問題吧
遠途目前隨時要充電難處很大(更別說去山上露營了)
住的地方還要被受限
時間問題 一次至少要充1~3小時 這個時間都能從屏東到台中了吧
除非普及化不然像3C產品一樣 能用<行動電源>或<更換電磁>來解決此方案
小人物櫻木 wrote:
大數據是25萬公里衰退10%
https://electrek.co/2018/04/14/tesla-battery-degradation-data/


衰退是必然,衰退多少跟"壞掉"比起來是不足一提。
個人比較關注,水貨tesla model s,五年車有1/4的電池掛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豪肥 wrote:
時間問題 一次至少要充1~3小時 這個時間都能從屏東到台中了吧


"等待"充電時間的問題不大,目前快充基本上可以在20~30分鐘左右給你80%的電量。
所以問題在"總電池容量",當總電池容量的80%可以跑500公里以上時,那跟油車的差距也不太大了。

不過,雖然"等待"的問題不大,畢竟不會太久,但是,"排隊"的問題比較大。充電時間雖然不長,但要人待在車子旁邊等(意謂會離開去做點別的事,但油車加油沒這個問題),就很困難了,所以充電樁"被佔用"時間,會遠大於"充電"的時間,整體來說,電動車只要一多,這個排隊就會等死人。除非,整個停車場都是充電樁。
要省能源油電車才是首選,電池車也只過渡產品,要是淹水看要怎麼充電。
極端氣候,油車才是首選。
cgbvcchao wrote:
就是要把充電用的電力線配到當層,讓有想要安裝充電器的車輛都可以很方便。
建設公司也應該把這樣的動作當成賣點,


這要說清楚是每個車位都附上安裝充電器的電力線,還是只是設幾個充電樁而已。
假如是每個車位都附,假如是大社區的話大樓的配電功率會很可怕。
JJ-fr wrote:
這要說清楚是每個車位都附上安裝充電器的電力線,還是只是設幾個充電樁而已。
假如是每個車位都附,假如是大社區的話大樓的配電功率會很可怕。


申請不過才對

因為電錶的規劃很直接

一個門牌一個電錶

現實上現行的作法事後從電錶後端私自分接電源出去給停車場的充電樁用

是有適法性的爭議的

因為台電的規定是電錶後端除了進使用者使用區域外

禁止分接出去

旦...大樓的停車場不是家庭用電錶申請的使用區域

所以會有爭議性存在

目前是沒抓

旦他有適法性的爭議


另外還有一點..充電樁的吃電很重

因為大多的大樓都是14或22的主線..50或75A

旦充電樁吃多少??

如果一般家中本來就用電量大...

硬卡一個充電樁

事實上...真的在使用時

家中除非有規劃過

不然都是在賭命
JJ-fr wrote:
假如是每個車位都附,假如是大社區的話大樓的配電功率會很可怕。


把這問題擴大到一個城市或是國家,
政府會真的希望大家都開電動車嗎?
對於電力的負載會不會太大!

所以表面上好像很支持電動車,
但是電力、充電設備沒啥進步。
joe185 wrote:
要省能源油電車才是首(恕刪)

相反把,油電車才是過渡產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