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699分
文章編號:87516301
當然緊跟著純電車的大量投入市場, 也會引發不小的問題, 以台灣來說, 電力供應和充電設置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台灣的都市更新非常慢, 到處都是存在數十年的老舊公寓建築,連車庫都沒有更遑論設置私人充電樁了, 即使是新建的大樓也只是少數考慮到車庫充電樁的設立, 許多大樓的管委會更是基於安全考慮否決私設充電樁, 所以大多數人還是得依靠公共充電站, 參考研究報告, 現在傳統的汽車和油站加油配比是280:1, 而電動車即使算上未來普及的800V快速充電, 估計配比大約是50:1, 把私人充電樁納入考慮, 充電站數量也必須是現在加油站的4~5倍, 超級充電樁的建設成本不低, 充電站場地的取得成本更高(特別是在都會區), 所以這個建設的難度在台灣不低, 此外台灣因為能源政治問題, 電力產生斷層, 電力供應本就吃緊, 如果加上大量的純電車充電需求, 電力建設也會是個難題, 2022年台灣純電汽車的市佔率僅有3.75%, 還遠落後於全球的水準(大約數字是全球10%, 中國25%, 歐盟12%, 美國5.8%), 純電車比較貴是主因, 充電的方便性考慮也是主因. 除此之外, 2026年開始台灣會迎來第一批的大量純電車廢棄電池處理問題, 目前台灣並無純電汽車廢棄處理廠, 也無廢棄車用電池的處理能力和廠家. 台灣南部到處可見的農地種電, 在純電車市場逐步擴大下, 這個種電面積可能還會大幅度增加吧, 而廢棄的太陽能板在2035年會出現常態性高峰, 太陽能板回收價值低而台灣也沒有足夠的回收處理量能, 種電廠商更是良莠不齊, 未來發生違規掩埋污染台灣的問題也可以想見.

個人積分:7560分
文章編號:87516563
跟當年手機轉往智慧型手機時很多舊手機使用者都在炮智慧型手機不能換電池很麻煩
也很像當年撥放音樂堅持用CD撥放器而不走數位MP3的想法很像
時代的演變也沒說誰選擇得比較好
怎麼選擇是個人的事
就是最後回頭來看這樣的浪潮
趨勢來你擋也擋不住
炮不能換電池麻煩--->問題還是都在,只是現在也沒聽誰說過,衍伸很多行動電源相關產品
不走數位MP3就很像不去接受汽車聯網改變汽車使用生態--->現在都變數位串流了
會不會未來汽車的使用不單純只是運輸?我相信這些想像不是油車可以去理解的,因為在車上怠速太久就會被罰錢,或許PHEV車有機會發展成怠速熄火完全不需要啟動燃油了,變成背負的電池要更大才行
以上講得這樣已經都有了,只是還不普及罷了
或許都已經看到充電這麼多問題
是不是反而該認真思考如何把這些問題發展成自己的專長?
是不是看到更龐大的商機在誕生?
與其花那麼多時間去反對
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從中獲益
當然純油肯定10年後還是有它的市場
會不會就如同現在CD或純按鍵手機的地位這樣?
或許五年十年後回來看看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