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的大眾運輸吃到飽真的會讓你改變通勤方式嗎?

pchmbb78 wrote:
今天就算是免費公車,...(恕刪)

無能的政府不懂搞建設,
只會撒錢、補貼騙選票。
pchmbb78 wrote:
今天就算是免費公車,如果我需要花費總時間一個多小時通勤我也不會想用,

結合ubike我同樣也不會想用,台灣又不是溫和乾爽的地中海氣候,每天全身濕濕的到辦公室誰受得了啊

我覺得大眾運輸推不起來的原因主要是沒考慮到民情,只想一次到位,孝想所有人全程都無縫不使用任何私有交通工具

我覺得應該是在進城的前一站或是交通便利的地方設立通勤專用的立體停車場,

一律只能用票證付款,一個小時內有搭乘捷運的紀錄機車不收費,汽車一天30元

如果沒有搭乘捷運的紀錄機車停一次100,汽車停一次500

不如把那些補助用票的預算拿來蓋停車場

你不想用就代表別人都不想用,開罵、開幹?
如果免費公車,搭乘人數顯著增加就代表有用。
看數據說話,不是你的想法、感覺,一點意義都沒有,反正你是自我為中心。
pchmbb78
所以是增加在哪裡?
樓主這麼急著認為大眾運輸使用率沒增加是在幹嘛呢XD
一堆北漂族買不起台北房,但受惠於1200
可以接受住桃園基隆通勤了
本人在萬人企業的台北公司上班
通勤行為很多種,樓主你只想到自己的情境吧
沒捷運…騎機車去搭捷運客運的人可多著呢!
jeff0720 wrote:
你不想用就代表別人都不想用,開罵、開幹?
如果免費公車,搭乘人數顯著增加就代表有用。
看數據說話,不是你的想法、感覺,一點意義都沒有,反正你是自我為中心。


完整來說,是他沒有用腦子去作全盤思考…

大眾運輸推不推得起來,便捷度確實佔有一席之地,但也就僅是如此。

更多的是相對於私人載具時的花費。

這個政策不好的主要還是在於『相較於其他一些國家是調高人民使用私人載具時的花費來引導發展大眾運輸,我們卻是降低使用大眾運輸的花費,雖然這作法也是發展得起來,但這些大眾運輸也是有自身營運成本的存在,尤其有半數以上都是民營公司,最後必然要補貼給他們,而政府的財政預算真的有備足嗎?還是以後沒錢時,又要東砍西砍的了?或著是要國營事業吞下虧損的同時,再和民營公司吵架?』
gray48816 wrote:
可以接受住桃園基隆通勤了
本人在萬人企業的台北公司上班
通勤行為很多種,樓主你只想到自己的情境吧
沒捷運…騎機車去搭捷運客運的人可多著呢!


還沒包月1200元月票前就已經很多了
每天傍晚6點後下班時間,搭火車每班南下區間車從松山開始人擠人,到中壢後才慢慢變少人
早上6點半後上班時間,北上區間車從中壢或內壢開始站,得站到台北或松山才有位置
很多人出站刷悠遊卡都是50-80元這樣扣,表示都誇縣市這樣通勤
另外桃園的火車站包括楊梅 中壢 內壢 桃園都很多人上下車
騎機車去搭火車的可不少(包括我在內),因為火車站沒在我家旁邊

有包月1200後我覺得會更多...到時再看看吧
住桃園或基隆,搭火車往來台北通勤,跟在台北生活成本比,差太多
不是只有單純房價貴的問題

另外住桃園基隆也是有人開車通勤不想擠火車公車的(我同事就是...住基隆開車來台北通勤)
不過那是他們的選擇

這是一個"北北基桃"的生活圈,讓"圈"內的人口自然流動。有政策,民眾自然會逐漸適應,"錢"不是問題!

星幻 wrote:
完整來說,是他沒有用...(恕刪)
算了
多數民眾要的,是大眾運輸到我家門口,能搭大眾運輸早出晚歸,不會想出門卻沒車可搭
最後一哩路,
可以靠私人運具,
將車子停放在捷運站附近的停車場,
停好後再去搭捷運。😁
中華民國的政客只敢用減法,

減低大眾運輸的票價,

卻不敢用加法提高私人運具的成本,

真的是民粹治國,

我就問減低票價的預算從哪裡來?

還有台中跟高雄的吃到飽票價為何那麼低?

北北基桃要$1200?

又不是每個人都用得到基桃!

北北基桃之外應該再推出雙北吃到飽!

不然為何要把雙北民眾當笨蛋去幫基桃人當分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