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MG自製率可以達標這麼快?

和泰就是註冊快

上市慢

註冊bZ3X 和bZ4X

bZ3X 現在還在難產中

bZ4X是個短程的高價玩具車

血熱熱的 wrote:
感覺距離自製率相關政...(恕刪)
小黃狗的春天
烙輪嗎?
gray48816
整個集團心都不在開發BEV,油電+高妥善神車賺爛,世界第一…看老歐系去玩電車跟中國車硬幹,豐田繼續躺著笑~出個一兩台給給面子,看就知道不是真心投入…
MIT這種洗產地貼牌台廠最會玩了,加上部分零件再從東南亞進來,T牌H牌都是這樣搞,在順勢漲價一下,皆大歡喜, 聰明的就懂

但漲價以後,銷量能不能維持,我看這算盤打錯了
486最有經驗可以問牠呦
YT.Tseng
很哭 但是很精闢
誰人能保證政策發佈之前,是否就已經有人聽到風聲,只是提早準備而已。
若是一家車廠應變能力這麼差,那品質良率會有多好可想而知。
就算達標當初的熱度也過了
學這樣的MIT 達成台灣自製率 超完美.... 不要笑這MIT 有些車還 MII(印尼)的






黑豆爸爸 wrote:
洗產地吧?反正就這樣囉,MG能否為台灣車市帶來正面的合理市場?大陸車不只MG,都來吧!35%自製率沒什麼大不了,還有65%可以玩,再加上洗產地,就更好玩了!怕的是價格沒殺下來,全是大陸車天下時價格還是回到原地!


以前進過某家3c產品,要玩很簡單
汽車是傳產的,更簡單
比如椅子我只要跟原廠買椅架跟椅子的外皮
內部填充物在台灣做,在台灣組成完整的椅子
避震器買彈簧跟外殼,然後再台灣灌阻尼油,組為完整避震器
煞車卡鉗買活塞,來台組裝為完整卡鉗
發電機買外殼跟裡面的發電線圈,整流器用台灣的,在台組為完整發電機

這樣零件就變台灣制,外表看來就是本地產的零件
35%自制率就能達到了
不知道不受自制率規定的雙田牌,有多少零件是自制的

u9431030 wrote:
都成熟產品了,跟上汽要個3D資料送模具廠2-3個月就搞定,剩下就是生產線規劃罷。主要是模具、生產等成本一定比對岸高就是了。


直接跟上汽買原物料來台組裝,省下開模費用
差別就是要去找代工廠做OEM,要做一定的量才行,開模是代工廠的事
還有部份原料由代工廠提供,比如椅子的內部填充物,或避震器油
代工生產汽車零件沒太高深技術,有錢有一定量,一切都好辦
PC也是這樣搞,全部零件都是外地生產,在台灣組裝成電腦出售....
再怎快也沒法令快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果一家製造商應對政府法規動作慢,那生意也別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