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採技術進步,以前做不到或是成本太高東西隨著科技進步逐漸克服同時也開採了新種類的石油以前說50年現在不知道幾年@@==============================受到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大增的利空打壓,紐約原油期貨暴跌逾5%,每桶殺破46美元。美國原油業常左右全球能源局勢,如今頁岩油開採技術出現新突破,或能取代目前主流高水壓裂岩法,以更低廉的價格取得原油,成本更下探到16美元。在頁岩油商拚命擴產及技術躍進的步步近逼下,OPEC即便延長減產也無力招架,恐怕會永久失去原油控制權。OilPrice昨(6日)報導,美國德州二疊紀盆地(Permian Basin)是頁岩油產量最豐富的地區,但以往受限於技術,蘊藏1億桶原油的Wardlaw油田,看得到用不到。如今原油開發商結合脈衝波及熱壓力兩種新技術,測試開採該區油田,結果產量暴增1500%,不僅如此,加上相關維護生產費用,每口油井成本只要6.5萬美元,換算下來,原油損益兩平價為16.25美元。美國能源資訊局(EIA)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較前周增加330萬桶,為9周來首度增加,原先市場預估減少350萬桶。EIA預估2018年美國原油日均產量將達1001萬桶,將是歷年來日均產量首度超過千萬桶大關。====================================現在機車太嬌貴不耐操甚至更沒力以前化油車不須花太大心力、時間去保養也不會故障就算電池拔掉一樣可以騎噴射車就難講了算上製成汙染的碳足跡等到底有沒有比較環保
Justin-LYS wrote:有些人是怎麼了,仇...(恕刪) 這油耗標準是京都議定書時各大國決議出來的,不是台灣自己玩出來的。而且你所為的國產車,其實是都是美日合資車,這些車廠本來就要遵循自己國家的政令,不然會被修理,跟本輪不到台灣這方說話。真的國產車只有納智捷跟中華汽車,話說的有點重,現在看這兩廠車市銷售率就知道已無競爭力可言了,不用到2022年。
不是仇視休旅車,車重風阻一直是休旅車跟隨著的背後靈.最奇怪的是燃油能源少的我們休旅車在路上的比例卻有夠高.這列表真要實施,休旅車要電動,或高階油電才過得了檻吧.剛買的車,磨合看來快好了,上班也有長上坡,小腳控制能看到22.x.小CC柴渦低風阻寬敞轎車現在就幾乎達標,一個月就只有幾十個國人選,不知問題在哪裡??齊先生走了,很多人感傷,在我眼裡只是集體自衛,在桃園機場多少人員,十幾到幾十分鐘怠速吹冷氣,包含公務人員都有類似情形.每個人都在哀好熱,但眼裡除了自己還有誰?看見台灣,不如不看.
汽車業者痛(表)批(示),主管機關能源局不顧產業現況,閉門造車訂出嚴苛新油耗標準,這個「不可能的任務」,還將直接導致國內車價大漲20萬~100萬元這時候快點發表聲明,免得到時候漲價被說話,慣老闆的招式之一:共體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