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611000041-260202

即將於2022年實施的台灣下階段汽車油耗加嚴政策,訂出了每公升近21公里的嚴苛標準,較現行標準值一口氣提升44%之多,讓國內汽車製造廠難以招架。業界憂心,若貿然實施恐將壓垮台灣汽車製造業,台灣將步上澳洲後塵,失去自己的汽車工業。

汽車業者痛批,主管機關能源局不顧產業現況,閉門造車訂出嚴苛新油耗標準,這個「不可能的任務」,還將直接導致國內車價大漲20萬~100萬元,連帶使價格敏感度高的國產車銷量預計因此銳減4成(10萬輛),國內汽車製造廠將難以生存。

此外,業者憂心車價大漲的結果,讓民眾暫緩換購新車、或轉往二手車市場買車,高汙染、耗能的高齡老車無法有效淘汰,政府想追求2050年溫室氣體減排50%的目標,根本緣木求魚。

同時,新版油耗法規實施勢必導致新車銷量重挫,國內汽車業總產值估計將大減840億元,產生至少1.5萬失業人口,更遑論政府稅收將因此每年短少119億元。

台灣政府順應世界節能減碳潮流,嚴格規範汽車油耗標準原本無可厚非,然能源局委託工研院提出的最新油耗加嚴初步規畫,訂出2022年要達到每公升20.9公里的嚴苛標準,較現行標準一口氣提升44%,並仿效先進國家CAFE(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企業平均燃料經濟性)的做法,要求車廠全年銷售新車的油耗均值要達到20.9公里,消息一出,國內車業一片譁然。

業者吐槽,能源局在制定新能耗標準時,到底有沒有先了解一下產業實務;每公升超過20公里的超低油耗,不僅引擎排氣量1.0升的小車都做不到,就連一般型油電車想達標都有困難;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除非國內車廠開始導入生產超低油耗的P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或是純電動車(EV),且銷售量需占相當的有比率。

環顧歐美日等汽車工業先進國家,或是對岸的中國大陸,能提出2020年實施新能耗標準,除自身汽車市場規模、車廠技術實力夠之外,更重要的是政府有提供包括電動車(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PHEV)等新能源車的研發、購車之高額補助或獎勵。

反觀台灣,空有油耗目標卻幾乎沒有配套,反映出法規制定的過程,根本缺乏通盤考量。以中國為例,大陸有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為後盾,並透過政策手段,可要求國際車廠在大陸投資更多新能源車的生產;然台灣車廠技術幾乎都仰賴國外母廠支援,考量台灣內需市場有限、國產車市占節節下滑的現實,大舉投資在台生產新能源車的效益有限,若為達成嚴苛油耗標準,只剩放棄在台組裝生產汽車、改為進口替代一途。

業者痛批,台灣汽車製造業在進口整車關稅逐年調降,稅率幾乎與進口零件拉平後,國產車早已失去成本優勢,國產車銷量、市占率節節下滑,讓國內汽車製造廠逐漸失去維持稼動的經濟規模,新版嚴苛油耗法規,將成壓垮台灣汽車製造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面對政府一味要推嚴苛油耗新標準,汽車製造廠間迷漫一股不如歸去的氛圍。學者憂心,汽車是火車頭工業,倘若車廠因此撤出台灣,不僅將造成國內30萬相關就業人口沒頭路,喪失的產值、稅收、GDP等是回不來的,台灣是否已經做好失去汽車產業的準備,值得政府深思。

(工商時報)

-------------------------------------------------------------------------------------------------------------------
溫室的花朵一撤掉保護傘就不行了
機車產業不是因為嚴格的環保標準,結果外銷賺更多嗎
不如加碼把稅級距由cc數改為油耗吧
用火力取代核能發電,又要嚴格規範汽車油耗標準,衝突了,大自然反撲一連串雨彈襲台
與其讓國產車擺爛 不如嚴格點 至少環保點

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 wrote:
http://www...(恕刪)

機車五期環保搞過了,車價也調漲了。


現在輪到汽車,又找到漲價的理由了。


不衝突,這是配套的,
因為這個才能讓台灣總碳排量不致升太高。

dinnerxp wrote:
用火力取代核能發電,又要嚴格規範汽車油耗標準,衝突了
歐盟在2021年的標準,是汽油小型車要有24.39km/l的油耗表現,而柴油小型車要有27.77km/l的油耗表現
https://ec.europa.eu/clima/policies/transport/vehicles/cars_en

柴油商用車則是要有18.18km/l的油耗表現
https://ec.europa.eu/clima/policies/transport/vehicles/vans_en

台灣要求20.9km/l的標準,其實很寬鬆。未來純吃油的低效率車款本來就會消失,改成油電混合、電油增程、插電變成主流

cinnamon coffee wrote:
歐盟在2021年的...(恕刪)


不進則退~看來國產車商要加把勁了~Luxgen go go go
citigold2009 wrote:
不進則退~看來國產車商要加把勁了~Luxgen go go go

不要再說笑話了!領了台灣政府補助,拆了國外多個品牌的百萬油電車,做出了什麼?

看看人家同樣台灣廠商,在國外玩出了什麼?至少人家玩出來了!






嫌三輪太落後的話,還有四輪的版本
看到小賢子 wrote:
機車五期環保搞過了,車價也調漲了。
現在輪到汽車,又找到漲價的理由了。

台灣的機車五期,差不多是歐盟的機車Euro 3期排放

而Euro 3期是什麼時候出來的?是在2007年出來的規範

英國倫敦在2017年10月23日起,低於Euro 3期排放的機車,要進入倫敦,就得每日繳交21英鎊的進城費與空汙費。人家的車廠、政府都已經要走2016年的Euro 4標準了,你說Euro 3,也就是台灣的5期,這算很高的標準嗎?
http://www.bbc.com/news/uk-england-39001734
https://www.driving.co.uk/car-clinic/check-car-affected-london-t-charge-ultra-low-emission-zone/
適者生存很合理啊,你現在不求進步,以後如果真的沒有石油了,又要怎麼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