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過電車就回不去了,這句話的含意是...

其實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沒電回不了家
夏天尖峰時段各種用電,電網一出事充不滿電就回不來了
nccl
油車沒油,別人隨便用寶特瓶裝個汽油就能救急了,電車只能拖車了.....
blueled
開到沒電是自己的事,與車子無關,能說麻煩的是長途旅行充電的計畫。
YT網紅講不講真話, 關我屁事? 你愛吃YT網紅的OO, 就靜靜地吃就好了.
asoma
真的,網紅就是要流量才有業配,哪有甚麼真話假話XDDD
之前國道上看不到尾燈的都是Fit和Yaris,內線龜車CC有趕上RAV4的趨勢,中線低於80龜車大馬力的Land Rover和Volvo不少
省道上看不到尾燈的以前是Tercel和Altis,現在是Vios
只要敢踩油門,蘇花蓮小發財都能快速消失在視線中,這些小發財又輸給81匹滿載的得利卡4WD
king910079
不開燈的大概都是altis (笑
電動車車重與大馬力的特性帶來輪胎的高磨損。
回不回的去,要看你開車的目的性為何?所以各有所好,喜歡就好。
holycapsule wrote:
如果家裡可以裝充電樁的情況下,不需要找加油站,充電的動作只需要插槍10秒
遠端控制,露營模式,one pedal
這幾個點都是油車比不上的



充電動作只要插槍10秒???
這句是在暗示說插電槍比油車插油槍還要快嗎???不然你覺得插槍10秒算快嗎??
這種邏輯真的很好笑......
油槍就算插槍要1分鐘,插槍到拔槍的時間也是遠勝電槍!!!!

充個電還要選擇模式,講得好像是優點,其實就是充電最大的缺點!!!
如果充電能3分鐘直接充飽,還要選什麼狗屁模式??整個電車的不方便都被包裝成優點,其實就是盡量減輕電車的不便,電車車主要認清事實,不要自欺欺人,不是每個人都那麼蠢!!!!!
那些功能只是讓[非常不方便]變得[比較不會那麼不方便],但是離[油車的方便]還有十萬八千里....
拿那些功能來吹噓,是覺得油車車主很蠢好騙嗎??
CcCManCcC
應該說大家對燃油車很放心吧,像過年期間,假設車子只剩300km能開,要從台北到高雄超過300km,說真的這時開上國道也不擔心沒有油加,倒是電車要擔心休息站根本連尿尿都只有紅線能停,更別說充電樁車了
PLCCAT
開過電車之後,再也不會買油車了,從來沒有因為充電的問題困擾,開過電車只有爽可以形容
買車時,一樣價錢,誰會選規格爛的?
有四缸你會選三缸?
馬力300,你會選200?
加速6秒,你會選12秒?
無頓挫的變速箱,你選會頓的?

要有回不去的感覺,也要真的踩過啊!

說加速用不到的,你每次紅燈起步不用加速嗎?
imggy
還是有人懂得...60-70%的人沒體驗過...對牛彈琴阿...
emeryville
呵呵,就說台灣人標準低,美國人是速限+10在開的,台灣人則是一堆開速限-10的,不是美國速限特別高,而是台灣開的比人家慢,所以覺得100p夠用了。
imggy wrote:
台灣我保守估計...至少60%~70%以上的人沒開過馬力超過150P的車
這幾年一直被YT洗腦說開電車有多省多省...其實只是讓人有誘因去換電車
電車之所以迷人最大的原因...就是那個動力(隨傳隨到)
但很多YT不敢得罪觀眾(說得太白的罪人)...畢竟多數人不知道150P以下是有多慘...

這是我對這句話的解釋...
我體驗過100P,140P,180P,195P,230P,250P....
真的體驗過要回去開150P以下的真的要人命阿...

最諷刺的是...那個YARIS CROSS還一堆人買單
車子越來越大...結果106P
這種車在高速公路上...會不會是直接掛上路隊長阿??


我喜歡電動車是因為好保養,問題相對好抓。

養車成本是第二考量因素,最後才是動力。

我連油車都不是動力考量者,動力是多多益善,但不是第一因素。

馬力信仰很好,但請不要去貶低其他族群使用者,道路上是需要互相尊重。

難道開油車/油電車的就要貶低純電車?

難道開豪車的就要貶低平民車?

難道開進口車的就要貶低國產車?

難道開大馬力的就要貶低小馬力的?

難道開車的就要貶低騎車的?

難道開車的就要貶低不開車的?

難道買房的就要貶低租房的?

當然啦,我也不喜歡路隊長,但也不喜歡嚴重超速的危險駕駛。

(2006年7月牽Škoda Octavia Mk2 1.9 TDI,總里程115000公里
(2021年7月牽Toyota CC汽油豪華車主,總里程15000公里
等開始收稅時 再來說對電車的愛

也不會太晚
電車跟油車的價差...
說不定都已經補足那個油錢跟保養費了
所以目前個人是都不考慮電車
油電也都很猶豫
不過....
的確越來越多高級車喜歡在內線當路隊長
清明連假天天走高速接送小孩
定速110走中線....
時速常常都只有90-100
可怕的是...內線道那台
前面至少1-2K沒車...
還跟中線保時相同時速...
focus.anson wrote:
電車跟油車的價差.....(恕刪)


內線問題是法規問題,常常看人抱怨內線龜,但很少看到人罵立委為何要給一個"得以最高速使用"在法條內
台灣法規不同於國外,就是因為法規塞了這句,所以內線車道只要到最高速就能永遠使用
除非後方是執勤的救護車/警車/消防車,才需要讓
knift
「超車道」原本是功能性的車道,沒有超車行為就不應行駛,在二十多年前修法改成可以持續行駛,變成自相矛盾,因為允許持續行駛會妨礙原本的「功能性」。這也是現在「不超車應否持續佔用內線」的矛盾由來。
CcCManCcC
knift 那條法規是覺得台灣國道太小車輛太多才出來的,只能說台灣道路環境如此,所以讓更多車塞入國道的功能性比讓人超車功能性來的重要。除非哪天國道要改5線道(美國有6線),或是台灣汽車總量砍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