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幫車商想幾招美國車關稅降了,但美國進口車一樣不會降價的理由:1.美國進口車降價了,但是『配備也少了,沒有電子輔助、沒有皮椅、沒有空調...』所以,各位消費者要買的理想車『還是會調漲幾萬元反映美國關稅降低』,請各位消費者繼續多花一點錢買適合台灣氣候環境的車。2.那些配備比較基本的美國進口車,雖然便宜一點點(例如從100萬降到99.9萬元,這已經是反映0關稅的最大極限降價)但是,美國人有限制配額,所以各位廣大的消者還是買不到喔!!一年限量5台,比法拉利還要稀少比納志捷也稀少。台灣關稅是台灣總統管的,但是美國進口車銷售數量不是台灣總統可以管的,跟台灣的消費者說聲抱歉囉!!
美國產車真降稅了到時候若是引進日系美規車進來就香了,有競爭才會改變賣方如同大爺的嘴臉。看看,這兩個月跑不動把這些車商搞頭大了吧!有些甚至大降價各式促銷花招也開始蠢蠢欲動!誰也不知道一旦關稅改變之後的市場會有何風險,所以寧願現在放棄一些暴利,趕緊降價出手一些。別以為不是美規就不會降價,如果始終堅持要賺高毛利,與同級美規競品之間產生巨大差價,這就有利可圖,那麼自然會有水貨商鑽縫引進分瓜市場份額。非美規車如堅持原售價,那麼競爭力自然不足,可預見的一定會被逼著降價讓利。少賺一台一點錢,總比少賣一台一毛賺不到。車市畢竟一個蘿蔔一個坑。有競爭,得利的才是消費者,而不是像現在,消費者捧著錢「乞求」車商給新配備,新引擎,新車型⋯台灣的買車人地位卑微的比東南亞買車人還不如。
jsmz wrote:美國進口車降價了,但是『配備也少了,沒有電子輔助、沒有皮椅、沒有空調...』所以 美國人買車, 很少人牽車還要求加配備. 都是看窗戶上貼的規格方案是否是自己想要的,還有, 進口商不會傻傻去進口沒有空調沒有皮椅的車款. 你真以為世界上有那種白癡車商嗎?沒冷氣, 沒皮椅, 沒電子輔助, 那種車, 是中國才有一大堆.未來降價的進口車, 也是一定有冷氣, 有電子配備, 有皮椅 的組合方案車款.
川普要求台美貿易順差減少。2024台灣多賺美國400多億美金,沒有降價的車價是平衡不了順差的。車商不會降價,關稅都0%了買台美國中古車,例如 2023 X6 代辦進口。要多少錢呢?車商不降就不降車子每年最少折價20%的商品 剔除老舊汰換的 購買的必要性看這次車是急凍就知道 都是想要不是必要。
不用幻想啦:1. 外匯車沒有降的必要,你不會又不能自辦進口,怎麼省錢?2. 車商有美廠來的車,基於自己品牌定位跟定價問題,怎麼會降?3. 車友自己都有鄙視鍊了,真有一台60-70萬香噴噴的C300,買了還不是會被酸?等Tesla教育一波市場可能還比較實際,一般老車廠基本不用肖想了。這年頭開車成本越來越高,住市區還不如搭計程車咖實在。
所謂畸形的賣方市場應該是由於買方過度強烈的廠牌喜好造成的.只要消費者存在非某牌不買的情節時,賣方自然可以定高價而不怕消費者跑掉.反過來如果消費者對品牌忠誠度不要太高,樂於嘗試不同品牌,各廠牌間的競爭更激烈自然車價就下來了.但也可能是東方較節儉的思維一台車都開比較久,所以也比較慎重不易跨出換廠牌的第一步.也在這種狀況下年底冷門車就會有好康可以撿.
台灣國慘之王~~和泰的CC美規全車系標配TSS 3.0,9氣囊油電電池更有10年/150,000英里、241,401公里的保固洋人覺得這車乏味,都倒來台灣淘汰這批「貴又比東南亞還爛」的國慘版本jsmz wrote:我來幫車商想幾招美國...(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