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u wrote:調整 corner ...(恕刪) Jaku兄何必跟他講道理呢?越是以道理對之,這位Roger17Chen就越是以自以為的那套道理來臭蓋,因為他聽不懂也不會答,就用更看似深奧又胡謅的話來圓自己說的話。小弟的"求教"他可是完全不理睬呢,雖然語無倫次了點,也不過想以模擬他的"信眾"的心態請他解答一下這真實發生的情況,到現在也沒個答案,果然工程師對這種簡單問題都是不屑回答的,小弟還想請教怎樣把愛車調成超穩超無聊的所謂"中性轉向"呢,這樣怎麼開都不會開下山了,豈不快哉。如果甚麼東西都是躲在房間裡算好就可以搞定,那每年F1在賽季間那麼多的季前測試都是燒燃料燒心酸的就對了,風洞測試也不用做了,用電腦算好就好啦!車廠開發新車也不用先去Nuburgring或自家測試場繞了,反正紙上作業跟電腦都算好了,浪費那些錢幹嘛?所以麻煩這位賽車工程師分享一下,您如何調教您的愛車?一身絕學自己的愛車應該不會藏私吧?或是來跑個龍潭,讓你那超有潛力的愛車做個驚人的時間,讓大家信服吧?
台南溫仔 wrote:CHI1228 wr...(恕刪) 原來 台灣常見的汽車避震器跟我看到其他地方的避震器都一樣 spring perch 是在下方 那怎麼 Roger 說 市場大多的 spring perch 是在上方?
太誇張了~! 請不要亂敎!你什麼時候看過F1車隊抱著車子上下跳你確定你以前有在國外靠這吃飯? (哪一國阿)and 你是負責跳的還是叫人跳的?刻版印象會在車上跳來跳去的應該只有非洲= =太OVER了....
再來個KONI的產品圖唉啊,連知名國外大廠,可調組尼的先驅的出的頂級產品spring perch 都做在下面,看來KONI是公司做太老越做越退步,連世界潮流都跟不上了,更糟糕的是他們還做麥凱輪車隊的避震器,麥凱倫頭殼燒掉了才跟這種落伍廠商合作...說不定那調整的時候真的是用跳的呢?糟糕,怎麼越講越兜不起來?大師快解答吧!
所以現在有爭論的只是調整環在彈簧上方還是下方市占率何者較高對吧??這應該不是本篇討論的重點,若各位認為調整環在彈簧下方市占率較高,那就算它較高好了~~不管調整環在彈簧上方還是下方,增加彈簧預壓值會增加該支避震往下撐的力量,可以增大該輪的接地壓,這點應該大家都同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