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擬縮窄車道 增設自行車道

alesiX wrote:
不是每個駕駛人都有超專業的身手,能不偏不倚的開在路中央,
比車寬大一點點的寬度,就認為是足夠的,叫他自己來開開看....
先把三角椎沿路放好,只要撞倒一個,就立刻扣他薪水一年,來回開個二十趟
(先付款後執行,沒事再還他,撞倒一次扣一年,逐次累加)....
真的有把握就賭身家,不敢那就不要在那邊作蠢事,看他還要不要繼續推動.....
打包票的"專家"也全部下去開......

如果連基本的直線都開不好,那麼開車上路的行為與殺人有何差異!!

法定最小的寬度是3公尺,台北市政府設定在3.1~3.3公尺,已經算是放寬了。以Luxgen MPV為例,含後視鏡寬度為2.2公尺,兩部車同時放上馬路,兩車之間還會有0.9~1.1公尺的寬度,都已經足夠一台50cc的機車塞進去,還會不夠嗎?而且車與車之間的空隙縮小了,機車鑽車縫的問題就減少了,對開汽車的人而言不是好事嗎!?

車道愈寬,開車的人就會不自覺的愈開愈快,所以經常在看到汽車在路邊的照相機前急踩煞車。縮小車道,造成無危險性的壓迫感,反而可以讓汽車減速到合法的速度範圍,保護機車與行人不會被超速的汽車撞到,這樣不好嗎?還是開車的享受了太多的超速特權,現在被限縮了反而開始哇哇叫?!
胡言亂語 僅供參考
sendoffy wrote:
如果連基本的直線都開...(恕刪)


反正車道縮到多小都對機車沒影響
(當然是汽車也可以走的車道)
君不見各個橋樑的專用道
小到靠北邊走
鬼島一堆鬼腦袋! 台灣有三寶,政客、嘴砲、辦不到!
小海≧▽≦ wrote:
反正車道縮到多小都對機車沒影響
(當然是汽車也可以走的車道)
君不見各個橋樑的專用道
小到靠北邊走


有些地方...感覺很故意
像中興橋機車道,明明就能夠大條一點 (同樣的橋寬下)
結果硬是給劃的超小條...
旁邊汽車道劃置的槽化線都有機車道的3倍寬......

↑↓完全感受不到這裡畫槽化線的需求,正好長期被小黃跟客運當作臨時停車場

我的G4 - Super Racing,朝著裝飾及實用路線 - 持續進化
sendoffy wrote:
如果連基本的直線都開...(恕刪)


這位大大可能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並沒有說直線喔.....
台北的道路很多都歪來歪去.....

如果你有嘗試在公車司機旁邊看他開車,你就知道他們開公車專用道的痛....
那還是只有公車是如此限制,如果每個車道都改成這樣....
車速的確會下降,但這是對的嗎?
只為了他心中的原因?為什麼這麼想建自行車道?
如果他每天自己上班(不要有司機)、不准交通管誌、不准警察開道,一個月後再來說
要建自行車道.....
前車之鑑難道都是假的嗎?眼睛都看不到所謂的失敗的政策嗎?
拿老百姓的錢這樣花的嗎?

車輛數目跟車行速度間要取得平衡,但是今天車輛數量並沒有增加(有啦,如果
你把腳踏車也算進來),但是車速下降,你覺得台北市的交通會更好嗎?

話說回來,就算是直線,這麼有把握都不會有機會去干擾到其他線道?
現在車輛已經這麼多,開車的壓力不算小,道路寬度再縮減下去,你覺得呢?

每天經過敦北,就覺得那些官員很愛坳....坳很大.....坳不用錢的
alesiX wrote:
如果你有嘗試在公車司機旁邊看他開車,你就知道他們開公車專用道的痛....
那還是只有公車是如此限制,如果每個車道都改成這樣....
車速的確會下降,但這是對的嗎?

所謂的車速降低,是降低多少?與速限相差多少?

市區道路速限50公里,開汽車的習慣超速到70~80公里,然後到了測速照相機前才在急踩煞車,現在藉由降低到度寬度來逼汽車回歸合理速度,你們就開始哇哇叫了?
alesiX wrote:
車輛數目跟車行速度間要取得平衡,但是今天車輛數量並沒有增加(有啦,如果
你把腳踏車也算進來),但是車速下降,你覺得台北市的交通會更好嗎?

台灣的政府官員說塞車是幸福的!!

在好天氣的情況下,捷運、公車或機車在台北市其實是很實用的。不過台灣的政府官員認為機車是高污染、落後國家的代表,是上不了倫敦、巴黎、羅馬等先進都市的!!
所以台北市要追上先進國家,第一個就是要消滅機車!!
alesiX wrote:
話說回來,就算是直線,這麼有把握都不會有機會去干擾到其他線道?
現在車輛已經這麼多,開車的壓力不算小,道路寬度再縮減下去,你覺得呢?

縮減車道寬度的目的,有一方面就是要減少車輛併行的狀況。如此一來就可以讓前後汽車保持適當地安全距離
胡言亂語 僅供參考
sendoffy wrote:
所謂的車速降低,是降...(恕刪)


那你覺得跟現在市區的速度比較,不會有任何影響?
然後現在每個人都在超速?
交通尖峰時間,你要超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吧!

所以大大是贊成現在欲增設腳踏車道囉?
建了你會去用嗎?
我可以很大聲的說,我反對,我也不會去用,我不想拿我的肺去幫忙過濾空氣。
大大呢?

反正建下去就知道了,現在講也是沒用,這些高官要硬幹,
誰拿他們有辦法?

一推失敗的政策不去檢討,還要繼續搞下去,
忠孝西公車專用道(雖然不是郝先生搞的)、敦北腳踏車道....
這些哪個是對的?

如果郝先生勇於負責,拆忠孝西公車專用道、歸還敦北腳踏車道.....
把錯誤修正,那我還覺得他有Gutz,跟其他政客不一樣。
現在不是,還要繼續硬幹。

節能減碳不是這樣搞的。
讓汽車在同一條道路上的時間增長,有比較好嗎?
禁摩代表是先進國家喔......

但是,現在禁摩最積極的好像就是大陸了.....

所以,大陸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囉......











把眾多通勤的機車族換成汽車族的話.......
每天大概要提早1~2小時上班吧....塞車加上找車位......
alesiX wrote:
所以大大是贊成現在欲增設腳踏車道囉?
建了你會去用嗎?
我可以很大聲的說,我反對,我也不會去用,我不想拿我的肺去幫忙過濾空氣。
大大呢?

除非台灣的政府規定腳踏車是運動器材,不可以騎上一般道路,不然你用不到,不代表別人用不到;相對的,你不想用不代表別人也不可以用

你覺得給依法屬於慢車的腳踏車一條路比較安全呢?還是讓他們與汽機車混在一起比較安全?
日本的腳踏車道,是與行人共享;巴黎、倫敦的腳踏車道,則是與公車共享。台北市將一般道路劃成腳踏車道,是否是先進國家的作為?我真的不知道!!
胡言亂語 僅供參考
sendoffy wrote:
日本的腳踏車道,是與行人共享;巴黎、倫敦的腳踏車道,則是與公車共享。台北市將一般道路劃成腳踏車道,是否是先進國家的作為?我真的不知道!!...(恕刪)


將一般道路劃成腳踏車道的,是最早實施的敦化自行車道,
而敦化自行車道被罵的並不是因為使用率低,而是混入一般車道,
腳踏車騎士經常面臨汽機車的威脅,甚至被違規停車占用而不得不騎入一般車道,
車流交織下造成許多危險,所以被視為一條失敗的腳踏車道規劃,
現在新生南路、南京東路和信義路的規劃,是要加大安全島的範圍,
並在安全島上劃設自行車道,也就是像日本一樣規劃與行人共享的自行車道,
我是覺得滿樂觀其成的,這樣每次騎腳踏車出門的選擇就不會只有河濱,
還可以在市區裡騎到大安森林公園、國父紀念館等,應該會有更多人選擇以腳踏車代步休閒。
chiato wrote:
將一般道路劃成腳踏車...(恕刪)


推廣自行車道美意是好的,但政府有沒有想好配套措施以及相關宣導?好像少之又少喔。

搜尋了一下日本的自転車管理,發現2007年日本就有重視到此問題,開始展開民間與官方的說明會談等。

後面還推了一些要改善的重點,這些都是有去思考過後所想出的方案。

日本警察廳針對腳踏車的管理策略



影片中是日本千代田區進行腳踏車與行人分道計畫,車道是弄在一般道路上,但有人員與交通錐區隔,重點是這是測試喔。

台灣勒,有如此大規模的測試過嗎?只有一頭熱的拼命蓋腳踏車道而已,這種隨意的政策,真的是保護腳踏車族嗎?



另一則新聞,2007年的,與台灣的狀況比較相似,就是腳踏車道弄顏色區隔,但請注意,這是測試計畫,而非正式的交通設施,台灣勒,好像蓋下去就對的,管他在國外是不是測試計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