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國道十號鼎金系統歡迎插隊


黃色小鸭 wrote:
看40樓的影片1:35開始
有沒發現拍攝車前面L車開的很順?


開的很順,不是硨道當然開的很順.

黃色小鸭 wrote:
想像該處如果是兩車道?
路幅應是OK


沒看到旁邊車子是開在線上嗎?

當然硬要把國道寬度畫成跟巷子一樣寬就另當別論.
Dwing wrote:
開的很順,不是硨道當然開的很順.

如果是硨道不就順到國一去了...

Dwing wrote:
沒看到旁邊車子是開在線上嗎?

當然硬要把國道寬度畫成跟巷子一樣寬就另當別論.

沒看到白車也沒開到最右邊嗎?

再看1:40



還有興趣還可以去看國三北上快官交流道的減速車道...

知道為何會劃這麼窄嗎?

特別狀況採取特別措施很正常的好嗎?
開到剩下三分之一的地方我就不讓了
前面那麼長你不排隊
開內線衝到最前面再插進來當排隊的都是傻子

有種來撞
黃色小鸭 wrote:
如果是硨道不就順到國...(恕刪)

多畫一道是很好的構想。
但要考慮到大車的車體寬,甚至剛好有數台大車時的狀態。
狹隘的道路還是要預留救援的通道。
黃色小鸭 wrote:
知道為何會劃這麼窄嗎?
特別狀況採取特別措施很正常的好嗎?


設計不良就設計不良還扯特別措施

黃色小鸭 wrote:
如果是硨道不就順到國一去了...


黃色小鸭 wrote:

沒看到白車也沒開到最右邊嗎?


這種情形跟現在兩車擠同一車道有啥差別?

這樣的空間擠兩台車?

多出中間那條線就會比較安全?

然後兩車道的車開到閘道路口又再擠一次?

外二車道的車切進國十,不還是要跟切入國一的車爭道?

這樣會比較順?

只有對上閘道要轉國一的直行車有點幫助.

對要切國十,國一的交織車流問題依舊.

再加上車道寬度減少.問題還是存在

Dwing wrote:
設計不良就設計不良還扯特別措施

看就知道沒開過快官交流道

當初減速車道根本沒那麼長...

那是因為下交流道的車輛會回堵到主線車道

才把減速車道加長

誰在跟你設計不良...

快官減速車道寬約2.5公尺 跟一台大型車差不多

國十這裡路寬約13.5公尺

主線車道寬約3.5公尺 13.5-3.5X2=6.5

6.5劃兩線夠了
Dwing wrote:
這種情形跟現在兩車擠同一車道有啥差別?

兩車走兩道 各走各的道

互不影響 怎會沒差別?

Dwing wrote:這樣的空間擠兩台車?
多出中間那條線就會比較安全?

車多車速不快的情況下 哪裡不安全?
Dwing wrote:然後兩車道的車開到閘道路口又再擠一次?

我前面也說過了
往國十匝道一樣可以劃兩線
你都沒在看嗎?
何來又擠一次?

7公尺夠不夠劃兩線?

Dwing wrote:外二車道的車切進國十,不還是要跟切入國一的車爭道?
這樣會比較順?

我有說不用爭嗎?

我前面說過這樣是把車流交織單純化

而且這裡的主要問題是國十往國一和匝道上來往國一的交織衝突

台74西屯二的例子前面提過 都沒在看嗎?


Dwing wrote:只有對上閘道要轉國一的直行車有點幫助.
對要切國十,國一的交織車流問題依舊.
再加上車道寬度減少.問題還是存在

我有說過這樣可以完全解決該路段的問題嗎?

前面就說過了 緩衝距離拉長舒解車流

插隊的情況就會減少 甚至消失

樓主和40樓PO的不就是匝道上來往國一被插隊

我這方法就是避免樓主和40樓的情況出現 解決插隊問題

你也承認多少有點幫助了不是嗎?
黃色小鸭 wrote:
看就知道沒開過快官交流道
當初減速車道根本沒那麼長...
那是因為下交流道的車輛會回堵到主線車道
才把減速車道加長
誰在跟你設計不良...
快官減速車道寬約2.5公尺 跟一台大型車差不多
國十這裡路寬約13.5公尺
主線車道寬約3.5公尺 13.5-3.5X2=6.5
6.5劃兩線夠了
兩車走兩道 各走各的道
互不影響 怎會沒差別?
車多車速不快的情況下 哪裡不安全?
我前面也說過了
往國十匝道一樣可以劃兩線
你都沒在看嗎?
何來又擠一次?
7公尺夠不夠劃兩線?
我有說不用爭嗎?
我前面說過這樣是把車流交織單純化
而且這裡的主要問題是國十往國一和匝道上來往國一的交織衝突
台74西屯二的例子前面提過 都沒在看嗎?
我有說過這樣可以完全解決該路段的問題嗎?
前面就說過了 緩衝距離拉長舒解車流
插隊的情況就會減少 甚至消失
樓主和40樓PO的不就是匝道上來往國一被插隊
我這方法就是避免樓主和40樓的情況出現 解決插隊問題
你也承認多少有點幫助了不是嗎?


別忘了進國一閘道寬度還是只能容一部車

到要進閘道口前,這樣的交織衝突不會發生嗎?

又回到原點,這兩閘道口並不遠.

國一閘道口的交織衝突很容易往後延到原來的地方.

另外 當多劃出來的外二車道都是要排隊進國一的車

請問上閘道的車怎樣切到國十?

就如40F那輛車一樣.

當他停在外車道或引道等外切時,不會影響要直行的車嗎?

黃色小鸭 wrote:
插隊的情況就會減少 甚至消失


這是有可能,不過會換成前車擋路不讓你前進.

插隊換成擋路,這樣有比較好嗎?

另外要在閘道口匯流時,插隊還是依然純在.

當路肩的緩衝空間不沒有了.當發生一小碰撞.

整個交流道及平面道路(民族,大中,中華,博愛,高鐵站)就GG了
通常默契就是隔一台插一台

大家每天都要在高速公路混

沒必要這麼硬吧
I trust everyone,but I don't trust the devil inside of them!
Dwing wrote:
別忘了進國一閘道寬度還是只能容一部車

到要進閘道口前,這樣的交織衝突不會發生嗎?

又回到原點,這兩閘道口並不遠.

國一閘道口的交織衝突很容易往後延到原來的地方.

怪了

都跟你說了那裡有7公尺寬 可以劃兩線

你怎一直在跳針講這個問題?

Dwing wrote:
另外 當多劃出來的外二車道都是要排隊進國一的車

請問上閘道的車怎樣切到國十?

就如40F那輛車一樣.

當他停在外車道或引道等外切時,不會影響要直行的車嗎?

怎麼切?就走內側輔助車道切啊...

難不成多了一線輔助車道就沒辦法切?

再來
難不成【沒】多一線輔助車道就不會影響直行車?

你講的東西跟我提的解決不被插隊不相干啊..............

講的好像前車停在那邊是我的方法造成的...

而且
正因為多一線車道
讓國十轉國一的車不會跟匝道上來往國一的車流硬擠插隊衝突
反而會讓匝道上來往國十的車更順利的匯入國十...

最後
不多劃一線輔助車道也行啊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尖峰時間開放路肩



回文要仔細看

不用在那邊雞蛋挑骨頭...

自己都承認有點幫助了不是嗎?

Dwing wrote:
這是有可能,不過會換成前車擋路不讓你前進.

插隊換成擋路,這樣有比較好嗎?

另外要在閘道口匯流時,插隊還是依然純在.

看不懂你在說啥...

前車為啥要擋路?
Dwing wrote:
當路肩的緩衝空間不沒有了.當發生一小碰撞.

整個交流道及平面道路(民族,大中,中華,博愛,高鐵站)就GG了

那一堆開放路肩或是沒路肩的地方怎辦?

這叫機會成本...

後方車流不能繞過去?
黃色小鸭 wrote:
怪了都跟你說了那裡有...(恕刪)

不知道跟你說的快官減速道是不是一樣?
這個減速道還蠻長的。
不過,這個不會有交叉車流的問題,平常還蠻好開的。



國十在要匯入國一南下時是在轉彎時,若是分成兩個車道,一但遇到大車,其實蠻危險的。
一遇到大車,大中交流道上來的車跟國十東向的車就準備塞了。
還是某個時段限制大車上民族大中的交流道不曉得會不會比較好?



但輔助車道好像是一個很好的思考方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