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小鸭 wrote:
看40樓的影片1:35開始
有沒發現拍攝車前面L車開的很順?
開的很順,不是硨道當然開的很順.
黃色小鸭 wrote:
想像該處如果是兩車道?
路幅應是OK
沒看到旁邊車子是開在線上嗎?
當然硬要把國道寬度畫成跟巷子一樣寬就另當別論.
Dwing wrote:
設計不良就設計不良還扯特別措施
Dwing wrote:
這種情形跟現在兩車擠同一車道有啥差別?
Dwing wrote:這樣的空間擠兩台車?
多出中間那條線就會比較安全?
Dwing wrote:然後兩車道的車開到閘道路口又再擠一次?
Dwing wrote:外二車道的車切進國十,不還是要跟切入國一的車爭道?
這樣會比較順?
Dwing wrote:只有對上閘道要轉國一的直行車有點幫助.
對要切國十,國一的交織車流問題依舊.
再加上車道寬度減少.問題還是存在
黃色小鸭 wrote:
看就知道沒開過快官交流道
當初減速車道根本沒那麼長...
那是因為下交流道的車輛會回堵到主線車道
才把減速車道加長
誰在跟你設計不良...
快官減速車道寬約2.5公尺 跟一台大型車差不多
國十這裡路寬約13.5公尺
主線車道寬約3.5公尺 13.5-3.5X2=6.5
6.5劃兩線夠了
兩車走兩道 各走各的道
互不影響 怎會沒差別?
車多車速不快的情況下 哪裡不安全?
我前面也說過了
往國十匝道一樣可以劃兩線
你都沒在看嗎?
何來又擠一次?
7公尺夠不夠劃兩線?
我有說不用爭嗎?
我前面說過這樣是把車流交織單純化
而且這裡的主要問題是國十往國一和匝道上來往國一的交織衝突
台74西屯二的例子前面提過 都沒在看嗎?
我有說過這樣可以完全解決該路段的問題嗎?
前面就說過了 緩衝距離拉長舒解車流
插隊的情況就會減少 甚至消失
樓主和40樓PO的不就是匝道上來往國一被插隊
我這方法就是避免樓主和40樓的情況出現 解決插隊問題
你也承認多少有點幫助了不是嗎?
黃色小鸭 wrote:
插隊的情況就會減少 甚至消失
Dwing wrote:
別忘了進國一閘道寬度還是只能容一部車
到要進閘道口前,這樣的交織衝突不會發生嗎?
又回到原點,這兩閘道口並不遠.
國一閘道口的交織衝突很容易往後延到原來的地方.
Dwing wrote:
另外 當多劃出來的外二車道都是要排隊進國一的車
請問上閘道的車怎樣切到國十?
就如40F那輛車一樣.
當他停在外車道或引道等外切時,不會影響要直行的車嗎?
Dwing wrote:
這是有可能,不過會換成前車擋路不讓你前進.
插隊換成擋路,這樣有比較好嗎?
另外要在閘道口匯流時,插隊還是依然純在.
Dwing wrote:
當路肩的緩衝空間不沒有了.當發生一小碰撞.
整個交流道及平面道路(民族,大中,中華,博愛,高鐵站)就G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