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小影 wrote:
你的閱讀能力...在說你還看不出來 悲哀
別在那五四三想轉移自己犯錯的事實
請就你無故逼近前車
不注意前車動向
不保持安全距離的開車行徑
想一套自圓其說的說法來聽聽如何?
我洗耳恭聽喔

不要跟我說你在低頭抓寶沒注意到
等發現時已經貼太近了~閃不掉趕緊按他喇叭的說詞喔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
這裡每個人都會被你嚇死的
喔對了
你說你常常騎北橫中橫是吧?
我每個星期台七都會騎個好幾趟
不要讓我遇到你
因為我真的不想,也很怕遇到你
聽人家講說
開車什麼德性
騎車就是什麼德性
我還是閃你遠一點比較有保平安啊~
唉唷~還把影片留言功能關閉耶
我看你別篇檢舉的影片都沒關閉留言功能
是不是因為這篇被抓到自己也犯錯
所以趕緊關閉留言功能呢?
那麼怕人家抓到你的錯誤
那我建議你乾脆請管理員將你這整篇刪掉好了
不然等等又有人上來吐槽你~可不干我的事喔~

.展哥. wrote:
台灣自有監理制度後,汽機車路權和規定就是分開的,機車早期還是機器腳踏車時候,路權是完全和自行車一樣,因為台灣機車數量太多,不得不做出規範
日本對於機車少有規範是因為日本的機車使用比例極少,且以短程為主(應該少有人從東京騎到大阪),因此沒必要也不需要做出車種分流,但是在台灣,想想看老人也能騎機車上國道
還有道路的規劃本來就是以汽車為主要設計,無論國道省縣道都是
同意大大對台灣監理制度的分析說明。但
早期路權似乎不僅跟自行車相同,似乎也跟汽車相同。我的早期是回到沒有高速公路以前。
順帶一提,國民政府剛轉進來台時,當時就有三輪重機,有的還有附掛側座。
甚至早在日治時期就有。而在中國當時上也有可見。
1.連歧視老人的話都出來了。之前2012年在討論開放三輪機(含重機)車時,還有人嗆我那是給人飆車用的,當時家父就是有這需求
30年前,還有人認為台灣女人抽菸是不良少女,開車大概是離婚的。

再請教一個問題,綜藝大哥大張菲也是重機一族,他算不算老人?
重點不是年紀,而是駕駛能力和守交通規則。
2.全世界有哪個國家道路規劃不是這樣?分享一下,產業道路也不會真對機車作規劃設計

3.歐美國家先進的是對人權的尊重,所以在整體社會的營造和規範,是從人出發,不像台灣是從"我"出發。台灣人還要繼續提升和加油。

lyi33tw wrote:
2.全世界有哪個國家道路規劃不是這樣?分享一下,產業道路也不會真對機車作規劃設計囧
3.歐美國家先進的是對人權的尊重,所以在整體社會的營造和規範,是從人出發,不像台灣是從"我"出發。台灣人還要繼續提升和加油。
2.我是學設計的,對於道路設計一看就知道其實公路的設計本來就以汽車為觀點來設計,標線,標誌等等都是以開車為設計,機車道?不過就是附屬,這也是為何我反對省道快車道,快速公路及國道出現機車,因為不是以機車為設計的公路本來就不適合機車
3.其實有些國家機車可以上高速公路,是因為量極少,路權沒有特別規範之必要,日本對於路權大致也只分125CC以上機車,及其他輕便機車,125CC機車在日本路權是比照汽車,因為數量少沒有分流之必要,我國在早期也是汽車車合流,但後來汽機車河流問題實在太多,因此李登輝擔任台北市長時就實施汽機車分流
PS:注意,國道在國外不一定等於高速公路,以日本為例,日本的國道比較像台灣的省道,既非立體且連腳踏車都可以騎的普通城際公路,例如:日本的國道1號就是相當於台灣的台1線,日本的高速公路稱為自動車道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