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南下中山高-台南路段嚴重追撞車禍

台視新聞畫面,記者訪問其中一位遭追撞的車輛,
車主說他的車不是遭貨車追撞,而是遭閃避的車輛追撞。

這表示,大貨車造成的追撞其實只有三輛。
另外兩輛屬於獨立事件嗎?

這頗令駕駛兩難,
明明看到後方大卡車要撞過來,

緊急往兩側閃避,撞到別人得自己賠。
留在原地則小命不保。

若因閃避撞到他車,自己沒被貨車撞到,
能向貨車司機索賠嗎?

fsw437 wrote:
私訊給我。我幫你報名今年諾貝爾物理獎。
你發現了一個人類沒發現過的現象!有了新第二分流竟然還會更塞的流體力學現象。
此外,永康交流道到仁德交流道是七公里。
你發明的「塞10公里」也有可能是可以挑戰諾貝爾醫學獎,人類視神經傳導和辨識的好題目。
說不定你一人可以拿下兩個諾貝爾獎,而且是跨領域的。

這又不是只有大灣
五股交流到自從分流後,塞更嚴重了
真的是有點危險開車不只自己小心也要防範別人啊
typerr wrote:
小弟未開過全台灣所有...(恕刪)
很多啊,永康北上出口,南下出口,仁德北上第二出口,岡山北上出口,好多呢…你應該沒跑的很透徹
ado016435 wrote:
依個人自2008年統計台灣A1事故, 歐系車還是比較安全(安全性10倍於日系車), 本次事故死傷全為日系車(ACTIVA也是來自馬自達), 前次也是台南FORD MK2 FOCUS停下來被卡車夾撞卻生還, 選車不可不慎...(恕刪)

速度一樣嗎? 撞擊角度一樣嗎?
看圖說故事沒啥意義

但要安全通常進口車比較好 不過也不是絕對
像某牌SUV第一次在IIHS小面積撞測是P(Poor 差)
後來在前保桿駕駛側加裝擋塊才過關
而在台販售的車款並沒有那擋塊

可以的話建議買車頭車尾較長的車(緩衝區長)
lukwama wrote:
這頗令駕駛兩難,
明明看到後方大卡車要撞過來,
緊急往兩側閃避,撞到別人得自己賠。
留在原地則小命不保。

若因閃避撞到他車,自己沒被貨車撞到,
能向貨車司機索賠嗎?...(恕刪)

錢重要還是命重要?
主要問題是大部份人在那刻
要不就被嚇傻了 無法作反應
要不就根本沒在注意前後車況 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能果斷避險的人不多

如果行車記錄器沒拍到 舉證難度高
那貨車司機可能得破產、跑路了吧
就是判他要賠也沒用

不會游泳的猴子 wrote:
就算自己再怎麼注意或保持安全車距,一樣阻擋不了他人對你造成的意外啊!!

我的安全車距,常常被拿來超車用,這非常稀鬆平常的事,
但常看到有自小客車,把大車的安全車距拿來超車用,一不小心就被大車追撞也是自找的......(恕刪)


這個我有類似的親身經歷

幾年前的某天,走國道三號南下,在過安坑隧道後就切到最外側車道,準備下中和交流道

車速原本50~60km/h並緩慢減速中,才剛進隧道我前面的三台車就突然依序急煞,我也安全煞停了

在我完全停下來後就聽到後面的煞車聲,再從後視鏡看到後面貨車的同時就被撞了

後來去國道警察局看我車上的行車記錄器影片,看到我左前方的中線道有一台龜車,進隧道後不顧安全距離硬切到外側車道,讓他後面的車都急煞,才發生這場車禍

我被往前推撞前面的小貨車->箱型車->轎車,龜車則已經起步走掉了(亂切的居然沒事....)

還好這起車禍沒人受傷,由貨車全賠(雖然亂切的車是不對,但有保持距離的都安全停下來了,貨車的安全距離還是不足)

我觀察的結論是

大約 1/2 的車子沒有保持安全距離

小車就算了,拖板車和貨車有很多很糟糕嘞
惡意逼車的很多,車距根本不到5公尺
他們不可能不知道這會危及他人生命
這種應該要嚴懲
(但很有禮貌的也不少!)

所以我建議所有大型車輛都要裝監控系統及車距警示系統
可以保護自己和其他用路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